來到新埔客家人的地盤,來碗粄條嘗嘗是一定要的。這天剛好跟朋友一起來到她的故鄉新埔,以前從來沒有來過,所以對這個地方完全陌生,也是第一次知道新埔粄條很有名。不然我只知道每年很多攝影人跑來這拍柿餅啊!! 在車上聽朋友講著,網絡上也有新埔人這麽說,當他們從小到大吃習慣家鄉的粄條以後,到外地就不吃粄條了。雖然苗栗、美濃也賣粄條,可是她說一樣 的客家粄條還是有不同的風味。這大概除了對家鄉味的驕傲,也是種味覺記憶的懷念。就像我每次回到台南喝到一碗新鮮溫熱的牛肉湯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啊! 這天來到新埔很幸運,剛好有當地人可以帶我來到這家店。雖然我給它名字叫“老牌粄條”,但是說真的我完全找不到它有店名的招牌。但因為是老店我就自己起了這個名字,是不是只有30年呢?我猜應該更久。只是我朋友從小吃到大,所以說是在地老店完全不為過。 據說是早上五點就開始營業,以前更早是淩晨兩點就開始賣了。只有營業到下午一點就收攤,前來的人絡繹不絕。平常日這邊的遊客鮮少,因此粄條店雖然相當多,.而且每家也都不少媒體采訪過。 但是只有在消防局對面的這家老店在這種平日中午人最多,其他的幾乎都沒有什麽人。 據說在地人只要一說:要去消防隊吃嗎?就都知道是這家了。每個人上門都先問一句話:“還有粄條嗎?還有粄條嗎?” 很幸運這天我們吃到最後三碗,後來的客人都因為吃不到粄條相當落莫啊。不過這家店很少會聽到遊客或節目提到,因為它不在主要的道路上。加上完全沒有招牌,所以對於初來的遊客是完全不可能會發現或提起興趣進來的。 店面很簡單,有騎樓的座位,擺上幾張桌子,只是35度的天氣坐在這不太適合。所以也會有裏面的位置,半開放式有開空調,空間不大卻是相當有懷舊古意,全然就象是個古早味小面攤而已。 這也是我喜歡新竹這個地方的原因之一,在這邊還有很多老建築。餐點的選項也很簡單,就是湯與幹的粄條/米粉/面這樣,再加上小菜的選擇,重點是很便宜,一碗雖然只要35元。可是份量跟市區的大碗面差不多,加點小菜就可以吃很飽,但可能中午十一點半過後要吃到粄條就要靠運氣了。 清爽的高湯、嫩透的粄條、滿滿韭菜、些許豆芽再加上一把油蔥酥,簡單樸實,卻能讓許多人一吃就是三十多年。 一碗好吃的客家粄條重要的第一個角色,就是大骨熬煮出來的高湯,清澈帶點油香,甘甜不油膩,溫熱的入口很舒服。即便是這樣炎熱的夏季,也完全不會覺得燥熱啊! 而主角的新埔粄條也跟苗栗的不一樣,以在來米為原料純手工制成,不多加進蕃薯粉之類的材料,所以吃來是薄、水、嫩爽滑..或許沒有Q的口感。但卻更是吸附飽滿的高湯鮮甜,又帶起油蔥的香氣。 第三個主角就是這個自制的油蔥酥,店內也好像可以買得到。酥、香,而且香氣特別飽足,可以跟店家多要一些,其實不加小菜光這一碗就能吃得很飽。 這是幹粄條,不過是已經拌開的模樣。其實好像很好吃,但因為是朋友媽媽點的,願意讓我拍照就很感恩了!不好意思跟伯母說借我吃一口,所以無法分享口感啊。可是淋在上面的醬看起來很誘人!而且份量也多一點! 再來這道也是新埔在地名產“胭腸”,又叫灌腸或粉腸,據說是1949年時就出現在新埔的小吃。但跟我們一般在市區平常吃的粉腸是不一樣的口感, 它是用將蕃薯粉拌水,加入瘦豬肉、五香粉和醬油等配料,灌入豬小腸後用沸水煮約三十分鐘,煮熟後用電扇吹涼即可。吃起來是兩種口感兼具,帶有蕃薯粉的Q軟 跟內餡豬肉的紮實咬勁,調味可以沾金桔醬。我覺得味道的印象讓我蠻深刻又喜歡,真的推薦必嘗。最後就是五花肉切盤,川燙過的QQ口感,帶點姜絲。 當然這個新埔人自制的金桔醬也是要來一點,金桔的酸澀味蠻新鮮的,外面一般不太吃得到這個醬啊! 相較於苗栗金榜跟賴新魁的粄條,新埔粄條確實呈現出不同的在地風味。而且我覺得能保持這樣的特色也是件好事,加上新埔這個地方的感覺。 其實跟我家台南新化鎮的感覺很像,小小的鄉鎮,卻保存了古早的味道。老建築、老味道還有老人情味,走在巷弄中,感覺到的是純樸的寧靜。 吃完午餐跑了一趟湖口老街,好像現在台灣的老街都是一樣的視覺感。不過平日的湖口老街幾乎店都沒開,遊客加上我們也不超過六個。 也是一模一樣的安靜,老人們在騎樓下悠閑的聊天,時間好像就可以這樣停滯了!本來想到老五鹹粥造訪,結果時間來不及啊,只能下一次再去。不過如果有到新竹,不妨多跑一趟新埔,來試試在地人的粄條老店吧! ◎介紹店鋪:新埔 老牌粄條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廣和路3號 ◎電話:None ◎營業時間:05:00Am-01:10Pm ◎消費提醒: 1.位置在新埔鎮消防局對面 2.想吃到粄條建議11:30Am前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