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是由100個大小島嶼組成的群島,極東是查母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嶼,極北為目鬥嶼。澎湖本島與白沙島、西嶼島呈環狀連接,三島中間是著名的澎湖灣。澎湖列島面積126平方公裏,人口10萬多人。 澎湖觀光休閑,主要分為本島、北海與南海三大系統。本島有“海上公園”之稱,有特殊的海蝕溝景觀及著名的遠東第一深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北海系統被稱“海島樂園”,其中最有名的是吉貝嶼的沙尾海灣,可做各種休閑活動,是最佳消暑聖地,距澎湖本島船程約20分鐘。南海系統有“世外桃源”的美喻,由玄武巖紋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抱而成的桶盤嶼,壯麗的景觀被稱為“澎湖的黃石公園”。其余尚有七美海島、望夫石等風景區。 “金馬澎”旅行地理概念裏,澎湖顯然遠離了“炮彈”和“坑道”,但是,澎湖不僅僅有“陽光、海浪、沙灘、仙人掌”。澎湖因盛產“天人菊”,又稱“菊島”。 篤行十眷村:竹籬笆的春天 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中唱頌的澎湖灣溫馨場景,就在今天澎湖馬公的篤行十村內。篤行十村是全台灣最早的眷村。 什麽是眷村?眷村,是台灣土地上特有的政治和文化產物,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因國共內戰失利而撤往台澎金馬的國民政府,為安排自大陸各省遷徙過來的國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群。台灣地區說的“外省人”,大部分來自眷村。所以,眷村是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見證“外省人”從臨時居住到落地生根的過程。當年,眷村人家相信“回家”之期指日可待,許多人家裏的家具都只購買最廉價的藤制品,更不敢奢望擁有不動產如房屋和土地。1960年後,眷村漸趨雕零。“眷村的竹籬笆外,是經濟突飛的台灣社會,竹籬笆內的世界,交織著過去的記憶。這些記憶,隨著老人的雕零而埋葬。”有文學作品這樣描述。有一說是,眷村如台灣文化的“搖籃”。從眷村走出了大量有影響力的名人,曾為當今台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眷村也就意外地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亮點。不過廣義而言,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 張雨生和潘安邦同在澎湖的篤行十村眷村長大。在台灣的其他名藝人,胡錦、胡鈞、趙舜、趙學煌、阮虔芷、陳淑麗,也都曾是篤行十村村民。趙舜的家已被拆除。胡錦和胡鈞的家只剩一根煙囪。現在,村子裏的地標,只有“張雨生故事館”和“潘安邦舊居”最特出。紅遍海峽兩岸大街小巷的《外婆的澎湖灣》便源於此。 2006年時,篤行十村已整個搬空,並由“文建會”規劃成“眷村文化園區”。澎湖海陸空軍所有眷村居民都搬往14層高的新大樓“龍行新村”。 潘安邦在篤行十村一直住到成年,後來舉家遷往台灣本島。潘安邦的父親潘時嘩,當時官拜少將。潘安邦幼時,潘家旁的空地種豆芽菜,住在市區的外婆每天都會來采豆芽菜並幫忙照顧孫子們。“外婆的澎湖灣”需要詩意地理解。現在潘家的舊居還在修繕中,簡陋的廳堂裏可見潘安邦的音樂作品集、潘安邦和外婆的照片,以及一些紀錄下來的小故事。 潘家正門出來,50米左轉,便是張家,幼時張雨生在這裏度過。說是張家的生活空間相當狹小,一家4口一個臥房,兄弟倆睡上下鋪,爸媽打地鋪。但比起潘安邦館,見到的“張雨生故事館”的陳設及故事整理相對更多。張雨生原本取名“張澎生”,但他出生時澎湖難得下了一周的雨,“澎生”因此變“雨生”。張雨生幼時體弱多病,不時要送急診,張家父母照顧這個小孩其實非常辛苦。後來,張家搬回了中橫公路上的梨山。 篤行十村所在地,清朝時期,是練兵校場;1907年,駐防日軍炮兵大隊在此設要塞機構,興建有軍事設施、官舍和宿舍;1946年,台灣光復以後,這些建築和設施由馬公要塞司令部接收,並分配給軍眷居住;1949年後,大批軍民從大陸遷來加入。眷村有日式屋舍,也有純眷村屋舍。 當年,隨著澎湖的軍眷人數增加,軍方陸續在日式官舍的周邊增建眷舍,共有78戶人家。每戶住家的格局、型式也不相同,建材以竹、石灰、黃泥、玄武巖和咾咕石為主。另外,篤行十村被稱為“將校眷村”,原因是在這村居住的眷戶大多是高階軍官眷屬,住家有等級之別。高階軍官分配獨棟建築,一般軍眷則是合並建築。獨棟建築基礎擡高,屋頂為日式煉瓦,墻面則是編竹夾泥墻,有客廳、餐廳和廊道,室內有衛浴,院子還有獨棟廁所,並有前院和後院。部分建築建有煙囪,建築手法和一般屋宅直穿屋頂不同,也是篤行十村建築特色。有煙囪的都屬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建築,胡錦和胡鈞兩姐弟的家就屬於這種,但胡家現在只剩一根煙囪立在那裏,胡家旁邊的幼兒園,是眷村明星們的“母校”,當時免費入校。 軍眷遷住初期,因為眷舍供需不足,當時將日式宿舍以木板隔分成兩戶,生活設施則輪流使用,還將日據時代的倉庫、馬廄等翻修為民宅,居民以防空洞養雞鴨,在媽宮古墻邊搭爐竈,以增加使用空間,也有人留著舊日的套馬栓當紀念。 篤行十村和相連的莒光新村,澎湖人統稱“金龍頭眷村”。所以,“金龍頭”算得上是“台澎金馬第一個眷村”。 實際上,“金龍頭”是從馬公城內發展出來的,後因“城內”房舍不夠使用,便在“城外”繼續蓋新房舍。一個眷村也便被城墻隔分成兩片。不過,城墻在日據時代已沒有實際的防禦任務,因此,眷村區的殘留的一段舊城墻上,還能見當年的“方便門”。現在的眷村觀光路線也建議由“城裏”通向“城外”。 2008年,篤行十村被公告為澎湖歷史建築保存,現由澎湖縣政府規劃為眷村文化園區。 二莰聚落:創意再造故鄉 二莰村在西嶼鄉中部東側臨海,從馬公過來,約30分鐘車程。 約在明朝萬歷年間,二莰村的開山基祖陳延益從金門下坑(今夏興)移民至此,並形成陳姓家族為主的聚落。二莰村地處東、西兩高地之間的凹地上,建築物也以西北、東南走向為主,這大大避開了東北季風的侵襲。 走進村裏,第一印象是,閩南特色的七架子雙護大瓦房順著地勢蜿蜒,散落在農田間,屋脊是拱形的。二莰居民用咾咕石(珊瑚石),沿著農田四周堆放砌成半人高的擋風石墻,當地人稱作“菜宅”。居民還充分利用附近寬廣的淺礁地,在潮間帶,以石滬為陷阱,圈地捕魚或撿拾螺貝蝦類。實際上,除了砌菜園子的墻,珊瑚石還被用來圍居住的院子,壘田埂,統統這些,本島人又稱“蜂巢墻”。昔日二莰村,以農漁為生,自給自足。 但是,二莰村因缺乏天然良港,船只須泊外村,故漁業不發達。當地海岸是居民的生活憑借。每月兩次之大退潮,會有十余公尺的巖礁海灘出現,礁石夾縫中,藏有潮水攜來之丁香魚、螺、扇貝等,居民拾取出售,是為副業。 該村因從事中藥材銷售人口很多,是澎湖一大特色。村人的說法是,早期陳氏族人赴台灣中藥房當學徒,休假返鄉時再邀族中幼年夥伴同行,也從事該業,或為藥商或開藥鋪。二莰人大量赴台謀生,足跡遍布於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其中也不乏成就卓越者,陳家大厝的主人,即是經營中藥致富。所以,就算現在,二莰男女老少對藥理都能略通一二。 二莰村也和澎湖的一些其他村落一樣,最終逃不過“生活困苦,居民幾乎離鄉工作”的命運。目前,四百多年的老聚落只剩數十人,古屋,斷垣殘壁,幾乎面臨廢村的危機。二莰村外圍,是一“大片草原”。據說,“草原”昔日是農地,因村內人口外流嚴重,人力老化,導致農田逐日荒廢,僅少數勤奮老婦仍保持耕作。 但是,因保有30多家傳統古屋,及一棟外門仿南洋風格、內部是傳統合院的三級古跡陳家大厝,1989年,“二莰聚落”被政府定位為“二莰聚落保存區”。而“民俗村”和“聚落保存”的概念不同,保存同時含人與聚落,保存不只是利用觀光資源開發的商品,是一個著重民眾參與、利益共享等的整合性概念。1993年,台灣“交通部”觀光局委托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進行“澎湖地區設置專業博物館調查研究”,在七個建議規劃方向中,二莰村規劃為古屋社區博物館類型,規劃後陸續進行各項整修工程迄今。慢慢地,這個看似沒落的村莊成為澎湖第一個社區整體營造地區,更多的居民也投入再造故鄉的行列,在居民的努力下,二莰村聚落於2001年被選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2002年,台灣“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之離島”中唯一的古屋聚落保存、修復的重點,此計劃由台大城鄉所負責執行。 短短時間,二莰聚落能夠在台灣旅行的文化地圖上眉飛色舞,與一個叫“二莰聚落協進會”的機構的努力有關。二莰協進會也可以說是二莰創意中心。古屋修繕計劃要求每一戶居民撥出30%的空間供民眾參觀,也即“一家一館”設想。在協進會的推動下,古屋閑置的空間變成了“潮間帶館”、“常民生活館”、“童玩店”、“素人館”、“褒歌館”等12個展示空間,並且,發展系列文化產品,如“二莰傳香(以天人菊、艾草、山芙蓉做成的熏香)”、“土豆粿”、藥膳“褒歌明信片”等。為吸引觀光客,二莰聚落的墻上、瓦片與門前院子裏的甕上,處處是褒歌的蹤跡,村民還開發褒歌劇以展現澎湖舊時生活場景。傳統的褒歌華麗轉身,成了文化商品。通過聚落保存和新故鄉計劃,二莰村的生活也就逐漸轉型,據說幾位出外工作的中年人也返鄉投入社區改造的工作,二莰不再只有老人的身影。 什麽是褒歌呢?“褒歌”,是流傳於閩語系的音樂體裁,民間有“無字歌”、“念歌”、“閑仔歌”等叫法。褒歌可念可唱,七字一句,四句一首,所以也有叫“七字仔”的。台灣本島、澎湖各地都有褒歌,不同地方有不同特色。 不妨隨意走走,只見某家墻外懸掛著幾串魚骨頭,某家門外釘著一塊大大的木制粿印,某家賣茶人家用一塊方磚寫上一首褒歌:“上天賜福澎湖地,人客來遊二莰街。二莰出名杏仁茶,喝了一杯續一杯。”最後,讀褒歌成了遊客的一門“拓展課”:“船邊雙雙魚仔影,可比初戀半帶驚。青春你咱來相疼,納涼賞月聽水聲。”又如:“好魚一尾是青鲹,阿娘(仔)胸前二粒柑。阿兄伸手想要挽,阿娘(仔)趕緊喊毋通。 風櫃洞,以電影之名 風櫃,像台灣本島的東北角的小城九份一樣,名字聽著便叫人眉心開花。九份和風櫃,都在侯孝賢的電影裏走紅。 風櫃在澎湖島的風櫃尾半島上,從縣城馬公市驅車,約20分鐘可達。風櫃尾半島位於馬公港對面,與馬公半島合抱而成馬公灣。半島西北端便是風櫃,也稱風櫃尾,是澎湖本島最西的村落。地理位置和氣候上的原因,這裏的風浪特別大,常常是,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飛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強勁的東北季風時節。在風櫃尾,最能領教平均風速超過每秒8米的“澎湖風”的厲害。 風櫃的出名,還因在風櫃尾半島的北部最外側,有個“風櫃洞”。 1983年,侯孝賢的電影《風櫃來的人》曾在此拍攝,此後,風櫃洞聲名大噪。 風櫃洞實際是嵌進巖壁裏的一個洞,它的形成和風櫃尾的地理位置有關。專家是這樣解釋的:風櫃尾一帶海域是從太平洋和南海來的暖流經過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風襲擊澎湖時,風櫃尾半島外側正處在風口上,海蝕作用便格外強烈,玄武巖構成的海岸柱狀節理發育,助長了海浪沿節理侵蝕的威力,終於掏空了巖壁,形成了風櫃洞。 風櫃洞直徑約達4米左右,每當海浪湧入洞中,就會聽到從洞深處傳來的悶雷般的海濤回響聲,旅行介紹上的“風櫃聽濤”便是說的這一幕。當地人說,東北季風盛行時節到來“風櫃”,風聲會更加氣勢磅礴,海浪有規律地撞擊洞口,就如鐵匠在拉動一只巨大的風箱。那時,人在海邊幾乎站立不住,但仍有不少人堅持在風櫃洞周圍巖壁上頂著風看海,甚至釣魚。 朱天文章是這樣寫的:“風櫃,島上的一戶村落。風從海平面推著浪來,到這裏一收,給關進黑麻麻的礁巖櫃中,關不住,激怒的浪轟隆隆迸發出來,雲崩岸裂。 “此時風季已過,大太陽登場,經過一整個季節鹽和風的吹洗,村子幹凈得發澀,石墻石階在太陽下一律分了黑跟白,黑的是影子,白的是陽光,如此清楚、分明的午後,卻叫人昏眩。” 本次到來,沒趕上風季,順著左邊巖壁,我往距離只有五六米遠的風櫃洞口輕輕探身。傾聽,依然是一種剛性的悠揚。頂著大太陽,站在這個方位,往村子方向望去,確實是,白的白,黑的黑。 風櫃洞一帶是澎湖本島較好的一處磯釣場。這裏水深大約4~6米,由於附近有洋流通過,此處不僅有回遊的魚類,如紅尾冬、水針,岸邊的魚類如青衣、臭肚、七星斑,也可經常釣獲。 此外,風櫃尾的風櫃溫王殿已有200多年歷史,據說相當靈驗,香客者眾,為當地重要信仰中心,每年全村祭拜時,木造機動的王船就會下海。 風櫃一側的蛇頭山頂,留存著當年東印度公司試圖武力占據澎湖而修建的城堡基地遺跡。 李宗盛為侯孝賢的電影《風櫃來的人》譜寫了同名主題曲:“從風裏走來,就不想停下腳步??向風裏走去,就不能停下腳步。”在場人竟然沒有一人會傳唱。一種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