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飛碟屋:驚悚鬼村的另類美 三芝區位於中國台灣省新北市最北端,為該市的七個臨海區之一。早在尚無“新北市”這個名字的清朝雍正年間,就有人開始在這裏定居,並將此地稱為“芝蘭三堡”,後又改名為“三芝鄉”。到了2010年,原來的台北縣升級為新北市之後,三芝鄉也改制為三芝區。 三芝區背山面海,風景旖旎,是一個自然景觀豐富的美麗小鎮。但令三芝區名聲大噪的,卻是一些造型奇特的破舊房屋——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飛碟屋。這些飛碟屋原本打算建造成富人度假村,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完工,荒廢了20多年之後,漸漸淪落為台灣的“鬼村”。 飛碟屋 未能完工的飛碟屋 末日廢墟般的場景 三芝區的淺水灣,一派碧海藍天的美景,在這裏可以觀海聽濤、戲水弄潮、踏浪雕沙,加上背靠自然資源豐富的大屯山,淺水灣便成了絕佳的度假勝地。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一個雄心勃勃的開發商不惜重金購下淺水灣岸邊的土地,開始了一個“飛碟屋豪華度假村”的開發計劃。 根據計劃,這裏將建成全球獨一無二的海濱度假村,度假村裏的十幾幢房屋全是飛碟造型——來此度假的遊人不僅能夠欣賞“面朝大海”的美景,還能享受居住在“飛碟”裏的生活。 飛碟屋的設計概念,參照了芬蘭設計師馬蒂·薩羅南的著名設計——“未來”的明日之屋。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飛碟屋也另辟蹊徑,除了常見的磚塊和鋼筋水泥,還大量使用了玻璃纖維強化塑料,使飛碟屋色彩繽紛,呈現出科幻色彩。 1981年,飛碟屋正式開始動工興建,計劃在1983年全部竣工。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座充滿了夢想和希望的休閑度假村並未能完工。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尚未完工的建築經過日曬雨淋、海風吹襲,早已殘破不堪,更增添了幾分陰森感:彩色玻璃纖維強化塑料外墻,因為缺乏維護而老舊,已經破裂、掉色,顯得十分詭異;屋裏堆滿了傾斜、倒塌、殘破的鋼筋水泥,靠海的屋裏已經滲水,地下室裏甚至還長滿了珊瑚;室外的步道上野草萋萋,遊泳池裏長滿了青苔……但令人意外的是,飛碟造型的房屋加上末日廢墟般的場景,卻深受大批國內外攝影師的喜愛和追捧,飛碟屋也因此聲名遠揚。 飛碟屋停建 一系列神秘死亡事件作怪? 那麽,當年飛碟屋為何要停建呢? 由於官方的消息寥寥無幾,引起民眾的各種猜測。最流行的說法是因為受到197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波及,開發商資金周轉不靈,不得不放棄開發計劃;也有人說是因為施工現場發生了包括車禍在內的一系列神秘的死亡事件;更駭人聽聞的說法則是:由於建築場地挖出了上萬具屍骨…… 在度假村建造初期,開發商在靠近公路的出口處建造了雄偉的城門和一條氣勢磅礴的巨龍。後來由於公路需要擴寬,那條水泥鑄成的巨龍因過於沈重而無法移動,不得不就地被截斷成數段放置在城門後。不料,公路剛擴寬不久就車禍不斷,以至於坊間流傳著這是“龍之怨”作怪的傳聞。當時人們為了保佑平安,還在大門外豎立起一尊巨大的神像。此後,飛碟屋的建設工地便沈寂了下去。 面對種種傳言,當年參與飛碟屋設計和監制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辟謠。根據他的回憶,截斷水泥龍後並未發生過致死的車禍;施工期間,工地也沒有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只有兩個工人在對外墻進行施工時不慎摔落,不過由於飛碟屋並不高,兩人只是受了輕傷。至於大門處的那尊大神像,並不是為祈求平安而建的,而是飛碟屋荒廢後才運來的。 對於飛碟屋地下有上萬具屍骨的說法,三芝區區長花村祥表示確有其事。據他介紹,當年開發時,確實挖出過大量屍骨,而且其中不少屍骨體型較大,不像是亞洲人。事實上,在三四百年前,西班牙和荷蘭都曾短暫占據過台灣島。外來侵略者曾與當時駐守台灣的明朝軍隊進行過多次交戰,海岸邊的三芝區就曾是其中的一個古戰場。花村祥查閱資料後表示:“以前荷蘭人與西班牙人都攻打過台灣,甚至荷、西兩國為爭奪台灣還兵鋒相向。當時很多明朝的官兵都駐紮在三芝,這裏也爆發過好幾場戰爭,因此出現這些骨骸並不意外。不過這些三四百年前的戰爭遺骨,都轉移到了周邊的佛塔中,供人祭拜。” 此外,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占據了台灣。飛碟屋沿海一帶是當時的刑場,也挖掘出過十多具屍骨。不過花村祥表示,雖然飛碟屋下掘出了屍骨不假,但民間流傳那些各種靈異事件或鬧鬼的故事,盡管描述得活靈活現,但都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他希望人們更多地關註飛碟屋廢墟的“另類頹廢之美”,而不是添油加醋地講述各種鬧鬼的故事,將此地渲染成“鬼屋”或“鬼村”。 變身成為景點 卻終因安全隱患被拆除 1989年,另一財團收購了停工多年的飛碟屋,沈寂的工地又重新熱鬧起來。不過好景不長,重新動工後,市場反應並不如預期,因此沒過多久又再度停工,並荒廢至今。當時,除了室內裝修,飛碟屋度假村已具雛形。 荒廢後的飛碟屋由於遠離市區,人煙稀少,慢慢就成了吸毒者和遊民的樂園。除了極少數探險者和攝影師,當地人一般都不敢靠近那裏,這無疑給飛碟屋增添了一層神秘氣氛。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由於飛碟屋的設計並不完美——設計者沒有考慮到當地冬季狂暴的海風這個重要因素。很快,這個荒廢後的房子很快就顯得破舊不堪,也使得飛碟屋不適宜居住,就連很多長期寓居在飛碟屋裏的遊民都感到骨頭酸痛,還患上了風濕病,因此漸漸搬離了這些面朝大海的“別墅”。 令人意外的是,變成廢墟的飛碟屋很快成名——大量攝影師湧入,加上各種神秘的傳聞使它的知名度一路飆升,甚至還成了三芝區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不僅大量遊客紛至沓來,還吸引了不少電影劇組在此取景。 不過,年久失修的飛碟屋雖然主體結構完好,但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銹蝕及斷裂現象嚴重,有重大的安全隱患,依照當地法律,應當被拆除。得知此消息後,大量攝影愛好者以及普通市民聯名寫信給相關部門,希望至少能保留一幢飛碟屋來做紀念。他們認為,飛碟屋是廢墟重現生機的代表,在全世界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希望能手下留情。但他們的籲請並沒能如願,在2008年12月29日這一天,有關部門開始拆除飛碟屋,這些充滿神秘氛圍的建築就這樣被夷為平地。2010 年3月,昔日的飛碟屋再次成為繁忙的工地——這一帶將成為一個規模更大的度假中心,而飛碟屋曾經矗立之處,將成為這個度假中心的巨型海水遊泳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