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既是購物狂和美食家的天堂,也是小資派和背包客的塵世。白天香港的商場還沒開門,早早地去稻香慢慢悠悠跟地飲個早茶,然後穿過狹窄而色彩豐富的無數街道,看著匆匆的行人,聽著鐺鐺的信號燈。待商場開門,一層一層掃街、血拼。一兩點,隨意地吃個雲吞面、艇仔粥,都很美味。下午血拼完沿著街道看著琳瑯滿目的名品、金店和潮店,每條街道都顯得如此相似。慢慢走,慢慢看,來到蘭香園,嘗嘗走過半個世紀的冰火菠蘿油。夜晚華燈初上,欣賞香江兩岸的迷人夜景,去尖沙咀遛遛星光大道和充滿殖民地色彩的1881舊水警總部。這一切,都很夢幻……但是這一次我們並沒有去購物,去品嘗美食。我們這一次去了一次從未去過的景點,坪州島;一個很迷你的香港小離島;當然這一次出行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大群驢友。第一次感受很多一起旅遊的感覺真的很爽!!
去過香港的很多離島,坪州島可以說是最沒有特色的一個香港小離島了,它既沒有長洲島那麽多的美食,也沒有南丫島面積,更沒有橋咀洲島的優美海灘,面積僅有0.98平方公裏,可謂是香港迷你的小離島。正因如此,幾乎很少有遊客前往坪州島,反而讓坪州島才有了一份幽靜。
坪洲島,位於香港大嶼山愉景灣之東南、梅窩的東北面,坪洲外形像一個“凹”字,陷下去的地方是東灣。南、北面分別稱為南灣和北灣,現在是香港的第四個海岸公園。我們上次去長洲島的時候,在香港地圖發現長洲島的邊上還有這個小島,而且有輪渡前往,於是就選擇了周末的一天,前往坪州島環島遊。
深圳到長洲島大約需要兩個多小時,從深圳福田(羅湖)口岸過關,坐東鐵線—九龍塘—旺角—中環A出口—中環6號碼頭——渡輪—坪州島輪渡碼頭;另一個線路:羅湖(福田)口岸—紅磡—尖東—西鐵線—天星碼頭—天星小輪—中環7號碼頭—走到中環6號碼頭—渡輪—坪州島。
在中環6號碼頭,坐上港九小輪,大約十幾分鐘一班輪渡,20多港幣,航程大約40分鐘就能到達坪州島碼頭。當然也可以做高速船,39塊多港幣25-30分鐘就能到達,但是缺點是封閉式的,很多人感覺會暈船,倒不如普通船開敞、空氣好。
坪州島的輪渡上遊客很少,除了我們一幫自助行的小夥伴驢友們之外,基本上都是島上的居民,還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外國遊客,我發現他們倒是很會尋找這些地方來遊玩,或者在此輕松一下。
台灣知名舞台劇導演賴聲川導演的話劇《水中之書》,講述過一個故事,男主人公在金融海嘯中事業失敗,失去了自己在公司的高級職位,在發生巨變之際,偶爾遇到一個小女孩,帶他去坪州島尋找水中之書,我們很想回味一下,這個尋找水中之書的地方,到底有什麽樣的感覺。
最繁華的地方,就是碼頭附近的街市,坪洲的商鋪集中在碼頭一帶,當然比起長洲島的熱鬧就差的很遠了,在這裏絕對看不到人頭攢動的場景。
小島看起來並沒有發展什麽旅遊業,倒是很適合在這裏居住,它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安靜,第二個就是幹凈,這裏空氣很好,應該是一個靜修或者閑逛的好去處。不過誰也想不到,在八十年代,這裏曾經是繁華的工業中心,全盛時期,島上有近百所工廠,現在幾乎都不復存在了。
坪州島的永安街算是最熱鬧的地方了,應該就是島上的商業街,不過也是一個小巷子,僅容兩輛自行車通過,沿街都是小小的店鋪,大約五百米的距離,隨便幾分鐘就能走完。
寬大的一點的街道就是這裏,大多也本地居民的住家房屋,只是在他們的樓下門面房屋,也都開了商店。無法想象,坪州島這麽一個彈丸之地,在1937年曾經開設了東南亞最大的火柴廠——大中國火柴廠,鼎盛時期雇員多大2000人。
狹窄的巷子裏,很多小百貨店,都是賣的日常用品,而不是旅遊紀念品,可見這裏旅行的遊客並不多。據說到上也有值得購買的東西,大概是: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如果你去了,記得去找找看。
沿街也有幾間小餐館,不可也是屈指可數,這家是越南菜館,在門口看了看,店鋪裏也沒什麽食客,吃飯的價格也不貴,感覺跟深圳的差不多。
坪州島的集貿市場,在一棟大樓裏面,看起來跟深圳的集貿市場沒什麽區別,唯一的不同就是海鮮很多,可惜不能帶回來,不然買些這裏便宜的海鮮帶回家,可以做上一頓美味大餐,當然,如果有時間在島上,倒是可以自己買些海鮮,到餐館加工。
在街口,唯一的一家稍大的餐館,雖然看起來條件不是很好,但有很多人在這裏吃飯,似乎價格很便宜,可惜我們時間不夠,沒有進去吃飯。
雖然島上人不多,但是吃飯的食客倒是不少,餐館的服務員忙不個不停。據說島上也有很多的海鮮美食,胡椒蝦、陳皮蒸泥猛、白灼象拔蚌,香煎海魚、姜蔥超沙蜆、雞蛋蒸海蟹、雜魚湯等等。
坪州島上的房屋都保持著過去的樣子,並沒有全部拆掉重修,這都是香港那些離島的最大特色,在這裏可以看到多年前的老式建築物。
這些建築物和內地的很多小城鎮的建築應該都是一個年代的,有些風格十分類似,然而,內地的這些老房子都被拆掉了,讓人們對過去的回憶少了許多的依托,倒是在這裏可以找到一些記憶。
這些老式的建築物雖然很舊,不過沒有破敗的感覺,房屋主人保護的很好,到處很幹凈,處處體現出維護的狀態,看上去很有感覺。
從過去繁華的工業中心,到現在的默默無名的小島,坪州島寧靜的背後,經歷了許多的變化,不知道當年的那些人,在心態上會有一種怎樣的轉變,從事業上的失敗,能否找到自己的《水中之書》?
這裏到處可見晾曬的魚幹,讓人有種小漁村的感覺,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悠閑自得的心情,少了都是快節奏的那種壓迫感。
在一條靠海的小道的盡頭,像是村民隨處堆放的雜物,不過顯得擺設頗有獨具匠心之意,一輛小越野車的模型放在雜物堆上,很像是一個舊雜物攤的刻意的布局,引得我們在這裏拍了不少照片。
久違的龍骨天線,曾經在廣東珠三角一帶到處都是,隨著有線電視的普及,這些接收裝置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在這裏能見到顯得十分親切。 上了碼頭右手邊就是一條臨海的步行道,十分幹凈,隨意走在上面真是舒服。沒有太多的噪音,沒有隨時需要避讓的車輛,這裏才是身心極大的放松,也許這才是我喜歡這裏的真正原因。 這裏是離島自然徑坪州段,這棟老房子是過去的灰窯舊址,早在唐代,這裏已經有人利用耗殼、貝殼和珊瑚燒制石灰,作為建築材料和農田的酸堿綜合肥料,還可以作為殺蟲劑、除草劑等等,在1950年之後,這些產業因為需求減少而逐步倒閉。今天,這些都已經荒廢,只留下這間破舊的房屋,作為歷史的見證。 在島上的街道小巷逛完了,可以登上島上的最高峰——手指山。這條路是通向手指山山頂的,不過山不高,所以這條路也很容易登上去。 山頂上修有一個小亭子,可以休息,我們在這裏吃了點東西,稍微休息片刻。山頂可以眺望整個小島和附近的大海。從坪洲島最高點俯瞰,全島呈低平姿勢,東高西低。據稱,以前大潮時曾淹沒島中間的低谷處,短暫形成“雙島”的假象。 島上有很多這樣的荒地,都是野草和各種野生的植物,在城市中,這樣自然而茂盛的地方已經是越來越少見了。據說島上還有生態農莊,但一直沒找到在哪裏,下次有機會一定會去看看。 下山的路很窄,路旁都是芭蕉葉,有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一位小朋友獨自走在小道上,這裏不用擔心走丟了,因為島上不僅安全,也很小。 島上有一座建於1792年的坪洲天後廟,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不過我們因為急著趕船到梅窩,所以沒有去看看是啥樣子。此外,看網上介紹,還有清禁封船碑(天後廟旁)、金花廟、悅龍聖苑(又名龍母廟)、洪聖爺廟、“大中國火柴廠界”的石碑等等。 我們準備乘船離開,看見島上最現代化的建築物就是坪州市政大廈。據說坪州島只有大約有七千多名居民居住,是香港罪案率最低的小島。 碼頭邊的海上,一群人在劃著獨木舟,用船槳打著球,也看不懂是什麽規則,讓我們一群人很是新奇,大家在欄桿邊拍了很多照片。 我們離開坪州島時,沒有直接返回中環,而是從這裏繼續坐船去梅窩的大水坑碼頭,因為很多人覺得在這個島上太悠閑了,想從大水坑翻過山走到5公裏外的梅窩。不過我倒覺得應該在坪州島上呆上一天,就在島上四處逛逛,吃點東西,看看大海,拍點照片,享受一下都市之外的慢節奏。雖然不知道下一次什麽時候出發,但有句話叫做,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