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個充滿大都市生活的城市,總給人一種陌生的感覺。只有坐在叮叮車上才能有熟悉的味道。我對港島的熱愛,源自於貫穿整個港島的叮叮車,充滿了懷舊的市井氣息,坐在上面給人一種生活在香港的錯覺。 行程:上環——灣仔——跑馬地——北角——筲箕灣 早上睡到自然醒,外面下著小雨也擋不住我出門的熱情。坐地鐵到上環,隨便找了家茶餐廳吃了早飯,就去了西港城。 裏面的商鋪是附近一帶的老字號,包括古玩、特色手工藝品店及幾間飯店,我對購物沒有興趣,就只在外面拍拍照片。時不時,就會開過一輛叮叮車。 香港的馬路,沒有紅綠燈的時候,地上一定會標明“望左”或“望右”。 沿著這條著名的樓梯街,我一路走向香港醫學博物館,還遇到一對新人冒雨拍婚紗照。
走得滿頭大汗的時候,終於看到入口了。 走進去以後,冰涼的空調真是讓人大大舒了口氣。門票10元,不貴。大概是暑假的關系,跟我一起進去的還有好多小朋友,都是跟著家長一起來的。 博物館的前身就是香港細菌學檢驗所,主要是為了應付當時香港的鼠疫,所以館內的重頭戲就是介紹鼠疫被撲滅的始末。看著那些展品,再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就好像在看一部災難片一樣。除了這場鼠疫,還有03年的非典,甚至還制作了當時疫情嚴重的淘大花園的模型。想到我2號晚上有事去了淘大花園K座,頓時覺得膝蓋又中了一箭,有沒有這麽巧啊! 整個博物館不大,一會兒就逛完了,出門繼續往上爬,準備到堅道坐公交去灣仔,結果就看到了***紀念館。 然後,坐叮叮車去跑馬地,路過一片墓地。後來發現,不止一片,連著有好多塊都是墓地。回來google了一下,跑馬地的幾處墓園分別是,從黃泥湧道與皇後大道東接壤處的穆斯林墓園、聖彌額兒天主教墓園、俗稱“紅毛墳場”的西教墓園,再到最後的巴斯人(古波斯人的後裔)拜火教墓園。原來還分這麽多種。 到了跑馬地,自然要去賽馬會。
吹完空調出來,坐叮叮車出發去北角,吃最出名的雞蛋仔。開過某條街的時候,我被黑壓壓的人群驚到了,等拿出相機拍的時候,人流已經開始散去了。我很想知道左邊到底是什麽地方,為什麽能吸引那麽多人? 開往北角的叮叮車,會經過春秧街。就在這條狹窄的小路上,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攤位,叮叮車在其中穿行,“叮叮”“叮叮”,提醒路人小心。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站筲箕灣了,也是叮叮車的最東面的終點。隨著叮叮車慢慢往東開,周圍的景色也從繁華的都市慢慢過渡到尋常的市井生活。下了車,往前走就能看到天後古廟,不過我到的時候已經是5點以後了,古廟關門了。沿著指示牌繼續走,可以看到譚公廟,同樣也關門了。 只好小清新一下。 繼續走啊走,路過一個批發魚市場,終於走到了香港海防博物館,6點關門,5點半禁止入場,趕上了末班車,門票依然是10元。
博物館從明朝的海防開始講起,一直說到回歸後的今天。 這個就是在赤柱的美利樓的模型,當年是用作兵營的,曾經建在中環,後來被搬到赤柱,成了一個新的景點。上次去的時候,裏面的海事博物館正好閉館。 坐在叮叮車透過車窗看著街道兩旁的風景也是一種享受,看著忙碌的人在匆匆的趕路就等於看見了另外一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