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由於本土鱉初到寶地國際大都市,打了雞血,異常興奮,所以第二天早晨六點就醒了過來,但依然強迫自己在床上呆到了七點半,然後起床、梳洗、出門。 第一項活動是什麽?這還用說嗎?大家都知道我是個吃貨吧!在這樣的一個食客的朝聖之地,哪怕是一頓早餐,也必須保證質量、精挑細選!但是由於旅途勞頓,前一晚的肋排薯條又吃得我全無饑餓感,所以決定早餐去個可以選相對小份一點食物的地方,澳洲牛奶公司——大眾點評網以及Openrice兩大**皆為排名前十,各大香港美食攻略也必然會提到的早餐聖地。在此又不得不炫耀一下我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是有多麽方便,不僅樓下就是地鐵站、市中心,而且很多要去的地方都在步行範圍之內,包括香港文化中心。沿著彌敦道向北,於佐敦道(Jordan Rd.)左轉,第二個路口白加士街(Parkes St.)再左轉,即可以看到路口的澳洲牛奶公司。 澳洲牛奶公司 店內生意爆棚,我與眼睛中年瘦大叔以及小卷發花毛衣中年大嬸拼桌,點的是網上熱評的炒蛋多士和杏汁燉蛋。服務員手腳利索到一個地步,縱然在如此高峰的時段,還是又熱情又耐心。炒蛋多士的炒蛋有型又很嫩,有種難以形容的美妙口感,多士烤得剛剛好,燉蛋香氣四溢,口感綿密。贊!可惜我也會有礙於面子的時候,不好意思把一大坨單反拿出來照相,於是只用手機拍下了食物。 炒蛋多士和杏汁燉蛋 吃完早飯,滿足地走出店門,其實不遠的地方還有家“義順牛奶公司”也挺出名,不過相比澳牛的熱鬧場面,義順這邊就多少有些冷清了。或許下次有機會可以嘗試。 路上打電話回來,忐忑地處理了一系列事情,知道內情的童鞋,你們懂的,此處不便說明。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隨便拍了些街景。 路邊有漂亮教堂,也有很多大齡的小葉榕,這一點跟廣州很像,我喜歡這種有年齡感的城市。作為紅色控的我,看到這個貌似外星人的正紅色消防栓時,簡直控制不到咯,就想把它拔下來帶回家! 香港街景隨拍 這些貌似雜亂的招牌,到了晚上可都是燈火通明不夜天的一部分呢。紅色控又一次被擊倒。 香港街景隨拍 午後時分,成都的事情搞定,雖然我還是有些不安以及忐忑,但最後還是勸自己,既然來都來了,管他的,拋開那邊的一切,盡情玩樂吧!——我真佩服自己的自我安慰能力…… 在拿著地圖以及導遊冊一番糾結之後,決定前往中環及上環一線的荷裏活道(Hollywood Rd.)。待我從中環地鐵出站之後才發現這一片雖然集中了美食、古董、酒吧、創意小店,但小路、岔路、彎路極多,還有很多小胡同,於是我只好靠著瞎打亂撞,摸索著步行到了傳說中的荷李活道,首先經過的是古董區,恍然間,我來到了成都的送仙橋,哈…… 荷裏活道 荷裏活道上有家香火旺盛的文武廟,文武廟的旁邊是高聳的基督教青年會,真是神奇的配搭。 文武廟實在找不到好的拍攝角度,所以將就著拍了個屋檐。 文武廟 當然,基督教青年會其實並沒有高聳入雲,不過這紅磚建築煞是好看。 基督教青年會酒店 在青年會的旁邊有一串長長的石階,石階邊有長凳,我坐下,稍事休息,四下行人甚少,於是就此展開我人生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業——裝神自拍。如果大家不嫌棄的話——我的意思是“就算我自己可以說自己滿臉雀斑和疲憊相”但是別人“不準嫌棄”以及“不能有任何負面評價”——我就勉強放上一張。 純屬自拍 自拍精神無處不在!!!哦也!!! 接下來是石階旁的可愛塗鴉、側影甚漂亮的大樓、長長的石門和小徑、***史跡徑。 可愛塗鴉、側影甚漂亮的大樓、長長的石門和小徑、***史跡徑 這一區的老路牌非常有愛,像極了Sunset Boulevard的海報! 這個標識挺像海報的風格 這一區還有很多超級可愛的創意小店和畫廊,氣氛好得不得了。下面圖片左起是一家叫“Moustache”——小胡子的,中間竟是一家面店的一部分,作為大紅色控,我瞬間又被萌到了,右邊是一家轉角的畫廊。其實小店很多,無奈時間有限,照相技術也有限……哎…… 街頭的畫廊 這其中有一家玩具店的裝潢實在是讓人愛得不行。兩個路人向上仰望的表情也十分萌。 玩具店 這家叫做“公利真料竹蔗”,在各大**上也是榜上有名,正好口渴,於是買了杯甘蔗水來喝,甚不錯,雖沒有驚艷,但是用料一定是正的,所以如果以後有路過,應該還會買來喝。 公利真料竹蔗 接下來是今天的重點之一——九記牛腩,也是各大排行榜及美食攻略上必有的店家,據說清湯牛腩是他家原創,於是我只點了招牌清湯牛腩,果然,看起來如此簡陋,但卻如眾吃貨前輩們描述的一般,牛腩肥美卻不膩,既有嚼勁兒,又爛得恰到好處,湯清卻味濃,配上伊面簡直讓人吃得眼冒金星。 九記牛腩 其實荷裏活道一區既是各種小店、酒吧、食肆的聚集地,又是最具有濃厚香港生活氣息的地方,我想這就是為什麽這一區不管白天晚上,街道上總有大把大把來自世界各地手持地圖的遊客,而我對這種充滿本土味道的地方最難以抗拒,所以要問我此次最愛的香港景點是哪裏,那絕對不會是太平山或者迪士尼,而是荷李活道周邊。 菜市場口子上的老伯絕對有鏡頭感,小街上的一溜兒大排檔中午集合了眾多食客。 荷李活道 在荷李活道一直逛到下午三點多才地鐵返回尖沙咀,當然對於我這個一到外地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亢奮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刻都閑不下來的,所以開始在美麗都大廈的周邊逛逛。在去香港之前,卓悅和莎莎這兩個名字一直猶如懸在空中的兩顆星星,絕對是護膚品愛好者的聖地,到了這裏才發現,香港大街上真是三步一卓悅、五步一莎莎,更不要說其他繁多的護膚美容用品店,我甚至還去了傳說中加拿芬道(Carnarvon Rd.)上的金英大藥房和加連威老道(Granville Rd.)上的龍城大藥房(因為住的地方離這兩家都非常近),這兩家的東西果然要比卓悅和莎莎更便宜,不過龍城只能付現金,而且貨品的銷售速度極快,你看中的東西如果是搶手貨品,請趕緊抓在手裏,要不也許等你轉一圈回來之後,就沒了。 旅館樓下加拿芬道上有一家中型的商場叫做K11,地下二層恰巧有傳說中的甜品Paul Lafayet,據說創始人兼主廚曾經是五星酒店的甜點師傅,抱著憧憬的心情買了期待已久的macaron,但這種傳說中的法式甜點跟我的期望值還有一定差距,不過亮點是樹莓味macaron當中酸不溜丟的新鮮樹莓配上相同味系的奶油,酸甜中和,倒是非常可口。 美味的甜品 樓下的加拿芬道有家雞記潮州面食,在悠遊網的某篇帖子上看到,據說蔡瀾也曾推薦,所以決定晚飯在此解決。要了豉汁拌面和油炸墨魚丸,公平地來說,面並不好吃,或許是因為吃不慣堿味如此之重的面條,但墨魚丸卻不錯,筋斗十足。如果有人想要嘗試,不推薦拌面,湯面應該會好很多。 豉汁拌面和油炸墨魚丸 在回到旅館充分休息之後,我準備迎來此次香港之行的主要目的——Cecilia Bartoli的第一場音樂會,地點在香港文化中心的音樂廳。本以為有段距離,誰知道,下樓,沿彌敦道南行十分鐘,左轉,就到了。 對於我來說,專程來聽Bartoli的音樂會簡直就是一次朝聖,還記得當年第一次聽到她的Agitata da due venti,只能用震驚來形容,所以一直到今天,在給學生解釋返始詠嘆調的時候,我仍會使用這段視頻。每到此時,我都會關掉教室裏的燈,然後,伴著她的歌聲,講台下總會隱隱約約發出各種驚嘆的聲音。 當然,Bartoli的偉大不僅僅在於她那真正無人堪比的花腔技巧,更在於她獨特的音樂處理、氣息控制、以及天生的幽默感。第一場音樂會是十八世紀藝術歌曲,跟CD和DVD裏聽起來稍有些不一樣的是,大神的音量並不如想象中的大,也或許因為是藝術歌曲的關系。下半場果然也唱了我期待的Yo que soy contrabandista和Rataplan,返場還唱了Handel的Lascia la spina,此時的現場真是連呼吸聲都聽不到。 Cecilia Bartoli音樂會 在返場四首之後,觀眾終於依依不舍地放走了大神。為了平靜下激動的心情,我順勢來到文化中心外面的維多利亞港看看夜景,吹吹海風。當然了,又一次讓我感嘆道“這才叫夜景嘛”之類。 美麗的維港夜景和鐘樓 在回到宇宙賓館之後,我瞬間覺得有點餓,於是又下樓覓食。這次真是隨機,因為去到加拿芬廣場的稻香,結果被告知接近打烊,不再做小食,於是下樓往回走,看到赫德道(Hart Ave.)和寶勒巷(好像是這個路口,因為附近岔路極多,所以不太記得清楚),有家小食店燈火通明,而且客人很多,人人手執一串各種不同的不明物體,啃得甚為歡暢,於是馬上就湊了過去。我買的是一串豬頭肉,兩串大腸,一串魚蛋,一串牛利,前三樣都是咖喱味道,後一樣完全五香鹵味,除了魚蛋麻麻之外,其他都十分驚艷,特別是豬頭肉,糯糯的,但又不缺嚼勁兒,大腸也是脆生生的。如果不是顧忌到夜色已深,我又已經不是吃什麽都不怕胖的小青年,我一定會買他個二十串回賓館慢慢啃。可惜此時下樓覓食既沒帶相機也沒帶手機,至此又已經忘記了小食店的名字,不過下次去香港一定還會找過去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