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窗花,泥黃外墻,鋅鐵檐篷,依山而建的小街上,一字排開7幢三四層高的舊式“唐樓”,陽光燦爛時,樹影也在小樓前的平台上斑駁起來,這就是永利街。一條繼喜帖街拆除之後又一條面臨拆除改造的老街,連香港保育界人士多年來的保衛行動都無力回天,卻因一部電影《歲月神偷》,掀起的熱潮,最終,被市建局剔除出重建範圍,決定完整保留。可以說,是《歲月神偷》挽救了永利街,保留了60年代香港的最後回憶,讓這條安靜得快要被人遺忘的小街突然一夜之間火了,以致現在每天都有遊客帶著相機按圖索驥尋找永利街。我和夕洋同學可謂是費了一番功夫才找到這裏,詢問當地的香港居民也不能完全講清它的地理位置,在此總結了下,出了上環地鐵站往摩羅街方向走,找到階梯街,一路向上,路途***事跡徑,再沿著樓梯往上走,在不起眼的一個角落便會看到永利街的指示牌坊,右轉,便到了。 那天早上,這裏很安靜,沒有中環旺角那種喧鬧的喧嘩環境,懶懶的陽光撒編在這條不過百米的小街上,人群很少,只有少數幾個攝影愛好者在認真地拍攝著,因為《歲月神偷》,在香港掀起一陣懷舊風,在這裏,你看到的永遠只是泛黃的外墻面,破舊的門窗,滄桑的唐樓,新舊不一、高矮迥異的樓房,盡是訴說著60年代香港往昔人和街道的唇齒相依。逗留在永利街,回想結合電影裏的情節畫面,感受60年代的香港人精神和舊香港情懷,像吳君如飾演的母親常說的那樣,“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香港人就是在這樣的樂觀精神中走過了幾十年,經歷了經濟的騰飛,也經歷了金融危機、SARS的肆掠。合理保留永利街不只是為了一部電影,更是為了承傳特色文化及歷史景觀。 找了許久終於找到你了---永利街
這裏街坊種植的三角梅成為最亮麗的美景
來永利街不是影迷就是攝影愛好者
群眾抗議的聲音
這樣的發廊在香港已經寥寥無幾了
這裏面是印刷歷史文化館,在外面望了幾眼,沒進去!
站在狹小樓梯口望出去的視線也十分狹小
永利街背後的小巷 不知道水價的單車,沒了坐墊,鎖在牌坊上,成了最好的裝飾物!城市終歸要發展,傳統與未來的矛盾始終交織在城市的故事中。老街舊巷,已悄然烙下歲月偷不走的城市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