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半島南部,東端接殷皇子大馬路,由南灣大馬路起,西端至火船頭街與巴素打爾古街之間。長620米。是20世紀20 ~30年代以來澳門最繁盛的街道和商業中心。但是80年前它並不是一條通衢大道,而是彎彎曲曲,斷斷續續,1918年才開始把西段的彎曲小巷拉直,把東段龍嵩街口與大堂街之間的小山崗挖平打通,將橫亙東端路口的一座大屋拆掉,修建成一條筆直的馬路,時稱新馬路。這就是新馬路啦!
澳門民政總署大樓的位置在歷史上原為一座中式亭樓建築的議事亭,為明朝政府宣讀政府命令和作為中葡官員會面的場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購買了該地皮,並興建具葡萄牙風格的議事公局大樓,成為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地方政治心臟,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會和慶典,都會在此舉行。後曾多次重修,現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
大樓的後方有一個葡式花園,有一個渾天儀形狀的花圃,以及葡萄牙詩人賈梅士的半身像。大樓立面原來的澳門市徽、葡萄牙語Leal Senado及中文“市政廳”等字樣,由於政治因素,在回歸後被遮蓋。換上特區區徽後,區徽與山墻的大小比例亦與原來市徽面積對比頗大,因此被批評為不符合穩重的立面。亦有人批評為過度“政治正確”,而忽略歷史真實。這裏就是後花園。是不是很有藝術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