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是粵語人群中一個傳承多年的飲食文化。一壺香氣氤氳的熱茶,幾籠飄著熱霧的點心,三三兩兩的老者聊天談地,獨坐者翻著一份即日早報,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然後逐漸散去買菜逛公園帶孫子,以美味開始一天的生活。然則不僅老年人的早茶,下午茶和夜茶同樣受到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士青睞,談生意、飯後聚會,不想吃太多,純粹找個地方坐坐,又想在聊到口淡時喝口茶填下胃,茶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為什麽說早茶是屬於“老人”的,我純粹是針對時段而言的,大家要是在廣州老西關喝過早茶,就知道,要想占個位置,你必須天沒亮就起床,然後迅速梳洗打扮出門,路過樓下報攤買份報紙,要特厚的那種,能拆開好幾疊且各有分量。5點半前務必要到達茶樓正門,此時你會發現門前已經齊刷刷站著數十位公公婆婆,到點了大閘哐哐哐升起,所有人都像參加奧運會短跑項目一樣光速起跑,有的老人家估計退休前是做郵差的,跑到4張桌子中間,將手裏的報紙啪啪啪啪啪飛到座位上,自己再往一個位置上一坐,那幾張桌子就說明有人占了。像我們這種平時缺乏鍛煉的年輕人,能拿到一張小桌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以上情況,只是針對一些非常出名的茶樓,現在多了一些全天提供點心的茶樓,即使晚點去,只要稍微等等都會有位置的。 這次去澳門之前,網友阿Sue在微博介紹了龍華茶樓,一下子便戳中了本人深入骨髓懷舊心,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位於澳門提督市北街3號的龍華茶樓,便是這樣一家傳承了半個世紀粵式飲茶文化的舊式茶樓。第一次尋訪,在提督大馬路下車後,問了一位老伯,他猶如介紹自家住址一樣,熱情爽快地指著身後的路:“龍華啊嘛,呢度直行轉左就係啦!”(龍華嘛,這邊直走轉左就到了!)馬賽克的鋪面,馬賽克的樓梯,隱於繁華的居民區中,是我們所熟悉的老粵建築風格。踏著青白相隔的小格子,走上2樓,仿佛進入了電影的場景,從吊扇到櫃台,從折凳到卡座,傳統風味躍然眼前。 茶樓創立於1962年,坐落於一棟3層高建築內,2005年重新修葺但仍保留內部的古舊裝修。2樓是茶客們品嘗美點的大廳,寬大的玻璃窗透進充裕的陽光,靠街的窗戶旁有一整排舒適的4人卡座,路上熙熙攘攘的汽車聲,鄰近紅街市的貨物出入聲,伴隨著茶客的杯筷聲此起彼落,真摯淳樸的街坊感情融匯其中。墻上掛著老板收藏的字畫、影像作品、古老的戒煙廣告、到訪名人的合照,在食客品茶的桌椅旁,穿插擺放著老式的酸枝家私,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瓷器,猶如一家博物館。 甫上樓,老板便迎來一句:“你好!幾位?飲咩茶?”(你好?多少位?喝什麽茶?)來時已過早茶旺市,客人不多,我們找個靠窗的卡座,回了老板要壺普洱茶。侍應隨即把一盆用沸水浸泡的杯碟碗筷呈上,還在洗茶具,一壺普洱便已落桌。茶為熟普,濃香撲鼻,潤而不澀,有別於平日在其他茶樓喝到的下品,多喝幾杯不為過。 龍華茶樓裏最值一品的當然是粵式點心,品類不多,蒸籠疊放在樓梯口的推車裏,熱水蒸熱保溫,食客自行取食,20元葡幣一籠。我覺得咖喱鳳爪最合我胃口,咖喱汁香而不辣,鳳爪已經蒸得骨肉分離,吮食極易,註重儀態的女士吃起來也不狼狽。除點心外,此地還供應多種粵式粥粉面飯,滿足不同需要,大家來時不妨一試。結賬也是自助,到櫃台自覺報上本桌人數、吃了多少,老板便會算個帳,順帶若見你是有緣人,他還自豪地介紹櫃台上“來自撒哈拉沙漠的萬年沙漠玫瑰結晶”,同時送上一張茶樓五十周年紀念版明信片,以作留念。對於我們舉著相機在店中不斷哢嚓的行為,老板見慣不怪之余,還聊起了他那位攝影大師級的師傅,指引我們去看看墻上的作品,而我繞了一圈,竟然還發現了發哥在本店拍攝的作品,更是此行意外驚喜。 回顧自己身邊,這樣的老建築老茶樓老風味越來越少了,我們的城市正在高速發展,抹去了老舊的痕跡,鏟去了墻上年復一年的青苔,刷上新鮮的油漆,人們的生活似是越來越現代化。在一個人口膨脹信息爆炸的城市裏,我不敢貿然去判定這種除舊迎新的做法是對是錯,否則便會被冠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青年只覺得這些老街老房拍照漂亮真要讓你住在裏面沒兩天就要逃走”的批判。只是,當我走到澳門、香港、吉隆坡、古晉,這些經濟發展絕不弱於廣州的城市,看著他們在高速發展中(後)的今天,仍然留有老房子存在的空間,仍然有這些可持續發展的傳統與現代並存文化,我總會想起自己小時候跑過的街巷、走過的騎樓,我也只能在外面去找回記憶的過去,對我們這一輩而言是否一種可悲。 龍華茶樓 地址:澳門提督市北街3號 電話:28574456 交通:可乘坐巴士到提督大馬路下車,關閘1路車、3路車可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