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著美食之都美稱,都說香港的美味形色出眾,其實澳門的美味也另有一種姿態,它有著東方市井的親切和殖民地時代西方世界的矜持優雅。甚至無須刻意尋找,當你走在澳門並不寬敞的大街小巷上,鱗次櫛比的小吃店招牌和不時飄來的陣陣香氣,讓人心情蕩漾。那時候,你會感覺仿佛世界上所有的美食都在這裏粉墨登場,同時粉墨登場的,還有一段斑駁多彩的歲月和歷史——雖然,當杏仁餅瞬間在嘴裏變成噴香的粉末,或者豬扒包裏的肉汁流淌過舌頭時,我們的頭腦中不會想起如此嚴肅沉重的話題,但當你回想起古舊酒店裏充滿舊時代光輝的徽章,或者糕餅店老板幾代如一日的和氣微笑,心情也不是不感慨的。 在澳門,我愛步行。並非全是因為這樣比較詩情畫意,而是這種方式能讓你在飽覽這個城市細節的同時,能讓自己的胃有更大的“接待”空間。 雙皮燉奶 我澳門美食之旅的第一站,是議事廳廣場。整個廣場由葡式碎石子鋪成波浪圖案,充滿地中海感覺,而附近建築都帶著殖民地時代典型的特色。經過這裏,可以在已有150多年歷史的“義順燉奶”來一碗燉奶。 所謂“燉”奶,就是把鮮奶隔水加熱,吃起來有點像奶酪;而純天然、新鮮、味濃,則是義順燉奶最大的特色。這家位於議事亭廣場旁的燉奶店,是澳門當地的老字號,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目前是第五代在經營。最初老板家裏是開牧場的,從養牛、擠牛乳賣到今天的燉奶店。據說,為了讓制作燉奶的鮮乳能夠更加香醇,乳牛可是特別由歐洲與澳洲引進的優良牛種。我向大家特別推薦“馳名雙皮燉奶”、“巧手姜汁撞奶”兩道招牌甜品,雖然賣相不起眼,但細嫩濃香,令人難以忘記。 美味的蛋撻 拜肯德基葡式蛋撻宣傳攻勢所賜,我幾乎懷著朝聖的心情在距義順燉奶不遠的小巷裏找到了瑪嘉烈蛋撻店和安得魯蛋撻店。據說瑪嘉烈和安得魯原本是鶼鰈情深的夫婦,後來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揚鑣。有段時間關於他們的八卦傳聞屢見不鮮,一度比蛋撻還來的有名。為此,我幾乎是帶著聽《梁祝》的蕩氣回腸的心情品嘗了葡式蛋撻。 跟我國南方流行的蛋撻不同的是,葡撻在蛋漿內多加了奶油,並灑上肉桂粉,香味更讓人把持不住。 在肯德基之前,將葡式蛋撻成功推廣的,是英國人Andrew Stow,他在葡萄牙吃到裏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點心Pasteis de Nata後,決定在傳統食譜上加進自己的創意,於是1989年在路環島開設安德魯餅店,用豬油、面粉、水和蛋,以及英國式的糕點做法,創作出廣受歡迎的葡式蛋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