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間伯公廟
想不到有廟建在大街上。梧槽大伯公廟的前身是德福堂古廟,後由信徒捐錢翻新。廟外可見祭祀老虎像的東西,為何是老虎不是獅子?原來,馬里士他一帶昔日有老虎出沒。19 世紀中,勞工被老虎咬死,屢見不鮮。後來,勞工們修建大伯公神廟保平安。廟內也有其他神明讓人供奉。現在當然沒老虎,但不知何解由祈求平安變成篤信虎爺能平反冤屈。寺廟旁的戲台是新加坡唯一的獨立式戲台,每逢節慶,這裏會上演中國戲曲或木偶戲。
新加坡馬里士他街道
折衷風格的店屋
再走一會,是新加坡特色的店屋(Shophouse),下舖上居,屬新加坡折衷主義風格,建築物糅合中西特色。這是上世紀(1900-1930 年間)橡膠業蓬勃而致富的屋主,愛用歐式建築元素顯示財勢。建築採用石牆瓦頂,是防火之用,同時在沿街的正面要建 5 英呎闊的有蓋通道,名為「五腳基」,為殖民政府的規定。眼前的建築物有沈廣合的名字,原來沈廣合店屋共有兩座,而位於馬里士他路和惹蘭甘馬挽(Jalan Keanman)的 418 號店屋,是 1928 年由建築師 Kwan Yow Luen 設計建造。
雕刻的外牆很歐洲風,但細看下有東方「面貌」,如有龍和代表福的蝙蝠,還有印北包頭的錫克男雕像,是當時的警察造型,新加坡和香港昔日同時英殖民地,也許對這「大頭綠衣」面熟吧。現在店屋的下層已是海鮮食肆,而上層據講是一家旅店。另一座沈廣合則在馬里士他路 292-310 號,斜對着於 90 年代興建的馬里士他坊(Balestier Point)。這座店屋較之前的色彩鮮艷,鋪上歐式釉面花磚,由建築公司 Westerhout and Oman 設計。這店屋曾是一家富有 60 年代風格的咖啡店,後來改為布置平凡的咖啡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