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期,不同季節,每一次到達香港,它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模樣。以前還經營得紅紅火火的店鋪,下一次造訪時早已改頭換面,在香港出現這樣的事情一點也不稀奇。一條條新鋪的道路上,摩天樓不甘示弱地拔地而起,從未有過名符其實的所謂“空地”。香港如同生長的萬物一般,不斷重復著收縮、擴張的過程,香港人對此淡然接受。每次站在這片土地上,總能感受到新鮮,絲毫不會厭倦。 或許香港人總是在不斷追求新的刺激,他們從來不缺少節日、慶典和各種聚會。有人說,我在日本的日子都是圍繞著香港的時令在過。的確,我有時會特意飛去香港聽京劇或音樂會,和那麽多的香港人坐在一起,常常會產生一種錯覺——自己也是一個香港人。當然,散場時我又會很沮喪地意識到我仍舊是一個旅行者,像所有這個城市的過客一樣要趕往酒店,而真正的香港人卻熙熙攘攘地不知歸向何方。 我的周末通常在沙田馬場度過。雖然休息室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觀看賽馬,但是真正比賽時,我更願意站在大屏幕下面、靠近終點的地方,這樣既可以感受馬群狂奔而來的驚險,也適合觀察周圍的看客。認認真真盯著報紙看的中年男性恐怕已經輸掉幾場,相互依偎的情侶,也可能因為結果而拌嘴。這裏有最真實的香港人。我對賽馬沒有特別的愛好,通常是根據頭天晚上的預感購買馬票。起跑的槍聲在場內清脆地響起,所有人都屏息凝視飛奔的馬群。當馬群由遠及近,將要到達轉彎處時,觀眾席發出一片地動山搖的歡呼。馬群在我眼前沖過終點,我來不及看周圍人的表情,只是覺得他們各自懷抱的夢想,不論成敗都已落地成為現實。 香港總是在不停地變化,不變的是香港人時時處處滿溢的活力。他們仿佛時刻充滿能量,甚至我常常感覺快要被這種力量所擊倒。我來到這裏,與香港人呼吸同樣的空氣、吃同樣的食物、過著同樣的生活,被這座城市感動、治愈,然後從中汲取能量,斗誌昂揚地再飛去日本,回歸日復一日的操勞。只是,心裏久久留存著的,是對香港的念想。 過客與回歸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15年轉瞬即逝,但是,對我自己的生命來說,15年並不短,並且有著深刻的意味。對許多與香港有關的人來說,回歸之後的15年,也有著不同的意義。香港在回歸前與回歸後,究竟有什麽樣的不同,作為一個旅行者,我並不能理解,但是,總覺得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九龍半島的對面,朵朵白雲在天空飄過,仿佛在提醒很早以前從大陸來到香港的人們,他們可曾想到香港今天會變成這個模樣?而我15年前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在這樣的時刻,寫一寫香港這座城市。 記得2011年3月12日,日本發生大地震的第二天,我開車前往成田機場,準備經由香港前往澳門。我在12日當天中午出發,一路艱難行駛,機動車排成長龍,好像地震當晚徒步回家的人們。最終,我到達成田機場附近酒店的時間是第二天早上6點。機場從前一天的下午開始封鎖,候機大廳裏全是滯留的旅客。我在櫃台前跟滿臉疲憊的工作人員申請,改簽了當天下午的臨時航班飛往香港。拿到票的一瞬間,我感受到強烈的余震,我想,或許我這一走將無法回到日本了,但是,我仍然毫不猶豫地登上了飛往香港的班機。 在香港的時候,我時常會想,在此之後,我還將到訪這裏多少次?什麽時候又會將這裏放棄,而去追尋其他的地方?作為一個旅行者,我深知無論多喜歡某一個地方,也不可能讓自己與它完全同化。旅行是一個不斷下車的過程。不過,15年之後的事情,誰又能知曉?至少我無法想象自己將如何變化、在做什麽樣的事情。但是,我相信,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一定還是在香港。 |
樓主曬香港的照片呀! |
香港,去多了自然就有感情了! |
去香港總是有些不舍的。 |
每次去香港,都舍不得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