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維多利亞港滿目的林立高樓和炫目霓虹,但連接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交通工具,卻是從1888年就有之的天星小輪。雖然與周遭的繁華相比,天星小輪實在是顯得陳舊和簡陋,但它卻自顧自理直氣壯地在一派現代繁華中來去自如。 而對很多影迷來說,關於天星碼頭的記憶和情結還是要回到1977年。那年一個21歲的年輕人,搭著電車來到了天星碼頭,然後換天星小輪過海,再轉巴士到麗的電視台參加一個歌唱比賽。當時他身上只有問家裏工人借的20塊錢,幸運的是他最終拿了第二名。這個年輕人就是張國榮,十多年後他紅透香港時,依然清晰記得當年就是在天星碼頭開始朝夢想擺渡。2003年4月1日的下午,張國榮獨自駕著車又來到了天星碼頭,把車停泊在這裏,然後步行至不遠處的文華大酒店,把生命結束在了自己夢開始的地方。
維港即將在現代化的大潮下,“淘汰”掉所有舊的、破的、醜的,而變身為毫無瑕疵的華麗景觀。但如果說林立的高樓,是維港所代表的這個城市的華服,這些舊的、破的、醜的古物,卻才是城市安身立命的血脈。本雅明說過:現代人的感動,與其說在於“一見鐘情”,不如說在於“最後鐘情”。他好像是在嘲諷我們這些後知後覺的人,我們總是等到回憶的地點快要消失的時候才開始察覺和珍惜,總有一天,我們的記憶可能真的只能去電影裏尋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