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去遊覽城市其實並不是很好的選擇。但凡事皆有利弊,單車可以帶我到城市的角角落落,去那些走路太遠,汽車又無法到達的地方。帶著這樣的想法,在一個周末,我決定騎行去澳門,感受這座城市經過中西文化洗禮後獨特的魅力。 五月的周末總是下雨,出發當日天氣預報又是陣雨,不想再等了,清晨5點多起床,6點出發,狂飆23公裏來到珠海拱北口岸,前方烏雲壓城,天氣預報還真準,雨下下來了。可能時間還太早,過關的人很少,20分鐘左右,我已過完了內地和澳門兩道關閘。很多人會疑問騎自行車如何過關,其實和行人過關一樣,推著車過就是了,只是排隊時的過道很狹窄,剛剛夠一輛自行車通過。過到澳門後,雨卻越下越大,已經到了不能騎行的地步,只好一個人在關閘外傻傻地等,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有些郁悶。 早晨7點多的舊關閘前人還不多,雨稍小,我就出發了,館冒著細雨騎行,白朗古將軍大馬路上的逸園賽狗場,對於寸土寸金的澳門半島來說,賽馬場可能有些太奢侈了,賽狗也就成了澳門特色之一。 從美副將大馬路騎行上望廈山,1866年得望廈炮台前,晨練的人們正在吐納呼吸,望廈山也許你沒聽過,但《中美望廈條約》可能還有點印象吧,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正是在這附近簽署的,在望廈山,雨下得很大,避雨很久,山上的保安員總是和我說英語,不知道我哪裏長得像鬼佬,也許他認為,在澳門這種地方騎車,只有鬼佬才會幹這種傻事。冒雨騎行來到普濟禪院,終於雨過天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