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大三巴,就不算到過澳門”是澳門十分流行的話,每到旅遊高峰期,這裏的人川流不息,也是一個非常壯觀的景象。 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1835年1月26日的一場大火,吞噬了整座建築物,只留下一堵門壁,因形狀似中國的牌坊而被當地人稱為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因此而得名。 大三巴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物,高約27米,寬23.5米,為共分五層,底下兩層為同等的長方矩形,由三至五層構成三角金字塔形。 牌坊頂端豎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征聖靈的銅鴿;銅鴿像的旁邊圍著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聖母童貞 懷孕一剎那時光;銅鴿之下為一聖嬰雕像,其左上是“永恒之火”的雕像,右側則是“生命之樹”的石刻;第三層的正中刻著一個童貞聖母像,旁邊以牡丹和菊花環繞,前者代表中國,後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還刻有“永恒之眾”。一艘“葡式帆船”及一個“面目猙獰的魔鬼”;第四層分別供奉耶穌四名聖徒的雕像;第三層與第四層的左右兩側,雕刻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象征動物-獅子;底層為三面門戶,正門的楣額上用葡文刻著“MATERDEL”意即“天主聖母”,兩側的門上刻有耶穌的記號“HIS”。大三巴牌坊上各種雕像栩栩如生,既保留傳統,更有創新;既展現了歐陸建築風格,又繼承了東方文化傳統,體現著中西文化結合的特色,堪稱“立體的聖經”,是遠東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築。 大三巴牌坊的背面。為了保護牌坊在後面用角鋼架平台加固主體,同時也是遊客登高觀光的平台。 大三巴牌坊雖然已失去教堂的實際功能,但她與澳門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裏不定期舉行各種文化活動,牌坊前68級長長的梯級正好成為天然的座位,讓牌坊剎那間變成巨大的布景,舞台渾然天成。 巍峨挺拔的大三巴牌坊前的廣場。 大三巴牌坊右邊有一條通車的碎石馬路。 在回歸前,澳葡政府將牌坊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但由於政治及技術因素而未能成功。2005年,中國政府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 聖保祿教堂在歐式建築中溶入了東方建築的特點,當時,該教堂在華南一帶非常著名,許多外國傳教士都來這裏研修教義,學習中國文化,同時把西方文化帶到東方來。 1583年,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在聖保祿教堂改繪世界地圖為《萬國圖》,加上中文標識,送給了中國地方政府。 大三巴前的城雕,表現了歐洲男子得到東方少女饋贈荷花,跨國戀愛的故事,更多是寓意是宣示中西文化的交融。 舉起相機在拍攝大三巴牌坊邊的紅色郵政亭時,一對情侶闖進了我的鏡頭。 大三巴牌坊相鄰的古炮台城堡。聖保祿炮台始建於1617年,這裏是澳門半島中央的制高點,可以控制四面八方。炮台設施完備,內設有蓄水池、軍需儲存庫、營房等,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中心。登臨氣勢雄偉、酷似歐洲古堡的古炮台,遊人們不僅能夠看到巨型鑄鐵古炮,發思古之幽情,還可以飽覽澳門全景呢。 炮台有32門大炮,與其他炮台構成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火力防衛網。大炮台長期列為軍事禁區,1976年才開放為旅遊遊覽區。 在大炮台上空高高飄揚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 很有趣的角度,大炮對準了山下的澳門新葡京。 古炮台的礌石。礌石是古代作戰時從高處往下推以打擊敵人的大塊圓形的石頭。 不經意看到身著綠色軍裝的男女在古炮台城墻根拍懷舊照片,不管何意,那個時代元素還是陰魂不散,還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炮台內的聖母瑪利亞懷抱嬰兒像。 麻雀會。在屋頂上,一群麻雀聚集在一起,遊客來往絲毫不被打擾,表現當地人與環境的融合。 1988年,澳門政府將古炮台城堡改建為澳門博物館,並對外開放。但博物館要收費參觀使遊客很是意外。 澳門博物館一側景觀。 在這無葉樹下小憩,終於等來了我想要的效果,如果這時有一束陽光就爽了。 陰霾籠罩的澳門老城區,右邊丘陵處就是珠海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