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赤柱最後的熟習,源於港劇中耳熟能常的"赤柱牢獄",還有那些露天的面海餐廳,別具異國情調與浪漫情懷。
周六的淩晨,我們睡到自然醒,喝過會展中央的濃郁豆乳,在灣仔收支境年夜樓下的巴士站乘坐260號年夜巴前往赤柱。站牌上只是赤柱也有好幾個站名,在訊 問巴士徒弟詳細下車所在後照舊一頭霧水,爾後我們覺察巴士上近2/3乘客均為老外,估計年夜部分人也應當是去赤柱玩耍,想必有許多“鬼”下車的地方,應當就 是赤柱了
260途經淺水灣,窗外不時閃過的海灘和騰躍的陽光,攪動著體內早已欲動的思緒加倍向往著在不遠處的那片海
約半小時的車程,路邊佇立著指導牌清晰可見 - 赤柱,我們來了
“赤柱”一名的由來,說法許多:最為人熟習的,是指早年的一棵巨年夜木棉樹,每當木棉花怒放時,乍看如統一座“赤紅的木柱”,因而周圍村平易近便以“赤 柱”命名;而赤柱的英文稱號 -Lord Stanley,則是為紀念十九世紀英國年夜臣史丹利勛爵 (Lord Stanley) 而來。看過赤柱的引見,穿過巴士站,拐入左手邊變到了赤柱市場-一個以售賣各式極富中國及噴香港特點成衣、飾物為主的露天市井,琳瑯滿目標手工藝品早已讓我 和清清高興,故決意先逛其他的地方,回頭留年夜把年夜把的時候再漸漸淘貨。
赤柱年夜街,一條沿海濱而建的街道,設有異常特點的餐廳和酒吧,周圍滿是散逸的空氣,陣陣海風吹過,假設能在此靜靜的看書發楞,該何等的適意啊...
不遠處的美利樓,一眼望去,異常奇特的修建,樓高三層,揉合了器械方修建特點,既有仿希臘復古式圓形石柱,又有采取了中式的瓦面斜頂的屋頂。翻見其歷史,更是噴香港珍愛文物事跡上重要的一頁
美利樓建於1846年,以昔時英國年夜臣美利爵士命名,本來坐落於金鐘花園道(即中國銀行年夜廈現址),用作其時駐港英軍的宿舍,是噴香港碩果僅存的古歐 陸維多利亞式修建物。她見證了噴香港戰後經濟敏捷生長,是一級歷史修建物,在1982年裝配時,噴香港政府已設計覓地將它重建,並將其三千多件花崗巖編上號 碼;在1998年再由噴香港衡宇委員會擔任在赤柱重建,並於 1999年重新開幕,迄今成為赤柱的一個重要符號
現在的美利樓內一樓設有噴香港海事博物館,二三樓則是食肆。和清清最後選定了位於二樓的噴香辣屋,異常可口美食,讓我感受更“可口”的,是身邊那一覽無遺的海景。
赤柱廣場旁,有一座建於清朝乾隆中葉的古廟-天後古廟,供奉著天後娘娘及十多位平易近間神明。在如此富歐陸特點的小鎮上,這樣的一座古廟其實不會影響其美不雅觀,反而是見證著中西文明相融會相連系的調和
逛過露天市井,海即在眼前,海灘上有曬太陽的老老小小,還有一群拍DV的青年人,我們躲在樹蔭下,找尋那些被海水腐蝕過,被沙子磨礪過的貝殼...
我們都面向著海,一片總能讓人找到平靜的年夜海
下一回,必定要帶上心愛的人,一路去正灘看一場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