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關閘馬路原只是由西江沙泥沖積而成的狹窄小徑,初只長約50-100米。明朝時曾增修蓮花莖的石磯,成為澳門半島與中國年夜陸毗鄰的要道。蓮花莖曾有一座建於1574年(明萬歷二年)的“關閘門”,昔日的關閘門地位相當於當今關閘馬路中段。中式城樓乃由廣東噴香山縣設置的官關,後生長為與本國洋人分隔的界限。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軍隊曾在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8月19日炮轟關閘,逼令中國軍隊撤離澳門半島。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占據關閘向北擴大權勢,並修建通往關閘的馬路。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葡萄牙人拆毀關閘門,將關閘北移並另建凱旋門式的新關閘。隨社會生長,關閘馬路長度隨關閘延長。當今,關閘馬路由拱形馬路起相當閘廣場止,是澳門人車嚷往的勞碌街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