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居住了不少西方外國人。這些外國人每天工作完畢後,最常的消遺便盡在中環蘭桂坊。蘭桂坊實為一段街道,位於中環德己立街與雲鹹街之間的L型地段。街道的地勢頗為陡斜,兩旁行人路設有樓梯級方便上落。蘭桂坊在香港名氣甚高,無人不曉。特別之處是整條街道上開滿了餐廳及酒吧,供應各國各式的菜式,如同走進外國某街道上。 香港蘭桂坊一直是香港酒吧的代名詞,每當看到香港電影中出現蘭桂坊的場景,常常讓我浮想聯翩,蘭桂坊到底是一個什麽樣子。在萬聖節的前夕,我們參加了香港海洋公園的“十月哈啰餵”活動之後,一幫子人又前往蘭桂坊,看看香港酒吧一條街是個什麽樣子。 蘭桂坊其實是香港的一條小巷,位於香港港島中環皇後大道中南側的山坡上,最主要的區域只是一個成L形的兩條小巷,後來範圍逐步擴大,將周邊連成一片,與德己立街、威靈頓街、雲鹹街、安裏、仁壽裏和榮華裏一起,形成了香港最大的酒吧街。 剛進入蘭桂坊,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就是小坡上的小巷子裏到處都是人,這些人分成兩大人群:泡酒吧的和遊客,很好分辨,端著酒杯站在酒吧門口的,都是泡吧的,滿街亂串的還不停拍照的,就是遊客,我們拿著大大的相機,一看就是剛來的遊客。 一直說香港是一個國際化都市,從蘭桂坊酒吧街可以看得更加明顯,在蘭桂坊街道上看見最多的人,都是外籍人士,雖然大家都是說的英文,不過,從說話的口音可以聽得出,他們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反而香港本地市民並不多。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我們剛從香港海洋公園出來,沒想到來到蘭桂坊,又到了海洋公園的地盤上,因為蘭桂坊最早的創始人盛誌文就是香港海洋公園的老板。據說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初期,香港特區政府對中環進行改造,盛誌文在這裏開了一家名叫“加利福尼亞”的西餐館。 在八十年代,有蘭桂坊之稱的加拿大藉商人盛智文先生,有感香港缺乏一個讓外國人聚集消遺的地方,於是便於當地開設餐館,其後同類型的餐館及酒吧越開越多,形成今時今日的蘭桂坊。蘭桂坊亦位處中環蘇豪區範圍內,所以也吸引了不少一班在中環附近工作的香港人。所謂蘇豪區,即是泛指中上環一帶的飲食地方。蘇豪是由英語SOHO直譯而成,原意是指英國倫敦一個性質類似蘭桂坊的蘇豪區。亦由於蘭桂芳在香港荷李活道以南,故此以South of Hollywood Road的簡寫SOHO而命名。 後來餐廳和酒吧越來越多,營業時間一般從中午到午夜一點,甚至很多通宵營業的,逐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並成為上班一族的最喜歡的聚集地,下午五點到晚上九點,剛下班的人們都喜歡到這裏小聚,喝上一杯。 我們來的時候,正好是萬聖節的前夕,所以蘭桂坊不僅人多,而且酒吧街上更有萬聖節的特色,擡頭望上看去,頭頂上全是骷髏、鬼魂、鬼衣,仿佛行走在“地獄”下面。 泡吧的和遊客也是十分應景,很多人都化妝了前往,看看這些哥們,都是全套的監獄囚徒的服裝,脖子上還帶著鐵鏈子呢。不過街道上不管是何種打扮的人,也不管是不是泡吧的,對於我們拍照看熱鬧的還是十分友善的,只要說想拍照,一定會給你一個姿勢。 蘭桂坊的名字很好聽,但我一直不知道其來歷,這次去了才知道,蘭桂坊當時取名的時候,參照了“蘭桂騰芳”的詞語,蘭桂是指芝蘭和丹桂,古代對子孫美稱,而“蘭桂騰芳”意思,清代程允升解釋為“子孫發達,謂之蘭桂騰芳”。當然不知道蘭桂坊的人們子孫發達沒有,但是至少,在這裏開酒吧會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我們一行好幾個人,到了蘭桂坊,都不知所蹤,因為大家拍著拍著邊找自己的最喜歡的地方去了,我也想去找個酒吧去體會一把,但是看見這裏的酒吧家家門口都是人,好多人拿著酒瓶子站在門口喝酒呢。 於是繼續在蘭桂坊附近溜達,先將所有的酒吧門面看一遍再說,哪家好就去哪家,不過拍照確實沒有拍那麽多,因為看見一大堆人拿著酒杯、酒瓶子站在那裏看著你,也不好意思下手拍,畢竟泡酒吧的,還是有點隱私的,於是站在大街中間開拍。 陪同的香港朋友說,這裏人如果再多一點,就可能會戒嚴了,我當時很驚訝,他介紹說,這是為了安全起見。在1992年蘭桂坊曾經發生一個踩踏事件,那年的除夕夜(12月21日)眾多的遊客和香港市民到蘭桂坊慶祝新年,不料在新年倒計時的時候,聚集的兩萬多人失控,互相踩踏,導致21人死亡,63人受傷的慘劇。 不過這裏確實人太多了,小小街道和巷子擠滿了遊客和去泡吧的客人,不管酒吧大小,都是那麽多的人,而且,從大家在這裏把酒言歡的狀態來看,大多數都是成群結隊去的,幾個朋友和三五知己,到這裏小酌一杯,聊聊天,甚至談談生意,而在酒吧裏面,則多是情侶在約會。 也有很多人士來這裏遊玩和逛街的,這不還有帶著自己的寵物過來的,一只特別的小寵物,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都忍不住上去撫摸一下,拍張照片。 除了酒吧,蘭桂坊的中西餐廳也是十分火爆,幾乎都是座無虛席,來吃晚飯的、宵夜的,人群絡繹不絕。看著大街上的菜譜,價格不是很貴,不過這麽擁擠的地方,還不少人慕名而來,到這裏吃飯,更重要的是一種感覺吧。 蘭桂坊一下子就走完了,我們也累了,找了一家酒吧進去體驗了一下,進入到酒吧,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四人的座位。酒吧大功率音箱放著迪斯高音樂,一些人在喝酒聊天,一些人則在一角自由自在地搖擺著。我要了兩瓶喜力啤酒,消費了100港幣,如果是平時,相信會更加便宜,就算萬聖節的價格,相對於北京、上海和深圳這些大城市的酒吧來說,酒吧的消費是非常便宜的。 蘭桂坊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簡單而樸實,大部分的酒吧裝修也十分簡約,外面五光十色的招牌,裏面都是一個簡單吧台和一些座位,跟內地的許多酒吧相比,不僅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有的反而顯得更簡約。人們來這裏追求的不是豪華的裝修,而是沖著它的人氣和名氣而來。 看多了蘭桂坊的街景,覺得似乎大同小異,也許這裏對於遊客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參觀景點,並不值得你深入的去探究發掘,不過如果你是當地的居民,作為夜生活的一部分,這裏還是非常豐富多彩的,不論是有錢人,還是普通的打工者,都可以來這裏小酌一杯,放松一下工作的壓力。 遊客去這裏也很是方便,坐港島線和荃灣線地鐵到中環站下,從D1出口出去,沒走多遠就可以達到,還有很多小巴和巴士都能到這裏。我們走的時候是打的士離開的,不過的士是非緊張,除非是碰巧有客人在這裏下車,不然很難打到的士。 打的士二三十塊港幣,就到了我們這次住的酒店——諾富特世紀香港酒店,這家酒店就坐落在灣仔的鬧市區,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附近,交通十分方便,從這裏去天際100觀景平台和蘭桂坊都很近,坐船到維多利亞灣的對面,就是天星碼頭、星光大道。 這家擁有500多間房間的香港市中心區的酒店,在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比我想象的大多了,不僅房間很寬敞,酒店並沒有因為節約空間而縮小各類服務區,看看我拍的一張諾富特世紀香港酒店大堂一角的照片吧。 這個在一層半的酒吧很不錯,從大堂走幾步就能到,但是又能避開大堂的嘈雜,坐在落地的玻璃窗戶前,就能看到香港鬧市區的街景,從我住的房間,則能看到維多利亞灣的一角。 這個Le Cafe 是酒店的西餐廳,這裏有一個開放式的廚房,除了早上可以在這裏享受豐富的自助餐之外,還有午餐和晚餐提供,平時也可以來這裏喝茶、吃點東西。 看看諾富特世紀香港酒店Le Cafe的大廚們做的點心,這家法國酒店有著特有的法式浪漫,點心的盤子上都還用巧克力寫上英文字,一看上面的英文寫的是20周年,當時我們有點不相信,這家看起來很新的酒店,沒想到有著20年的歷史。 回到房間,桌子上擺滿了果仁、葡萄幹、果脯、水果等小吃,還有一瓶法國Vittel的礦泉水,以前一直只知道法國依雲的礦泉水。後來才知道,這個中文名字叫做法維多的法國礦泉水有著15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礦泉水品牌,但是內地很少見到,諾富特世紀香港酒是一家法國的酒店,當然提供法國的最好的礦泉水了。 桌子上除了吃的,還有當天英文版的南華早報和香港Time out的雜誌,最引人註目的是,桌子左上角的一個一個盒子,寫著中英文的“開啟生命希望!”,打開一看,是一個很漂亮又結實的環保袋,上面寫著這個環保袋是華中地區的婦女純手工制作的,花39港幣購買這個環保袋,就可以資助受艾滋病和貧困等困擾的婦女兒童。 從蘭桂坊回到酒店,覺得比較累了,跑到諾富特世紀香港酒店的Dragonfly悠庭SPA做足療,慢慢地進入了夢鄉,夢中還在蘭桂坊喝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