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很多時候我很難用簡短的幾個詞來概括我對香港的認識,也許這也是我語言的匱乏所在,思緒很多卻無法概括,這也是一種無奈……所以,這次介紹那些埋藏在香港深處、仍然保留完好、極富香港本土特色的街道,而我這次閑逛到的很多街道,恰恰也蠻符合這個題目。石板街雖然不在它的介紹之中,但我個人卻覺得還是很典型的香港老街道。 最早看到石板街,是在小徐的魅力香港第一輯裏,雖然一直號稱自己有濃厚的戀港情結,但是居然孤陋寡聞到這般田地,還是有點自責的。所以這次去,是怎麽都要去石板街走走看看,因為這裏是很多電影的取景地,最近的就是《色戒》。本來這次還打算去港大的,因為時間緣故錯過了,這個後面再講。 石板街其實不是真名,其實這條叫砵甸乍街(Pottinger Street),當時是因為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命名的,位於香港島中環。街道連接山上的荷裏活道及山下的幹諾道中,其中皇後大道中至荷裏活道一段由於頗為陡直,故用石塊鋪蓋露面,並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即方便行人上落,又方便雨水沿兩旁瀉走,但時間久了,人們反倒更習慣於叫它做石板街。 香港,這是座新舊交融得宜的城市,即便只是從表面,你也可以看到東西文化在這裏相互交融碰撞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如果有時間,在這裏不經意的漫步都是一種樂趣,你會看到很多特色的老街,新老店鋪交雜著,相映成趣。 石板街就是,當我踏上它的第一級台階,就看到兩邊頗有對比的店鋪,左邊是時尚的餐廳,而右邊則是簡陋的鐵皮房子,兜售著不知算不算香港本地特色的產品。而在街上上上下下的人更是對比鮮明:提著袋子過路的本地人兒,拿著皮夾出來吃中餐的小白領們,揣著相機記錄沿途風景的各地遊客們,而這並非是石板街特色,應該說在香港的任何角落,你都可以看見這樣有趣的場景。 在老街中穿梭,感受香港的新文化,偶爾會因為看到幾眼香港電影中熟悉的場景而激動,仿佛這一刻在街邊穿梭的都是穿著旗袍或者學生袍的上世紀人們,這也許就是香港的魅力所在。 如果我沒記錯,這裏應該是士丹利街的入口,從這裏開始應該才算是保留較好的石板街路段。
|
"石板街"典型老街道,走得很有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