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騎行去感受一座城市的風光,澳門對於我來說是一座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在我的印象裏澳門是中西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這裏不僅有異國風情的葡式建築,也有代表南粵文化的中式建築,在這裏在同一空間聽到中文、英文和不知道哪裏的語言,感覺置身在一個各種文化交融的大千世界。 中午1點半左右,艷陽高照,南國6月的太陽還是很火辣,我通過澳氹大橋前往氹仔,澳門三座大橋中只有澳氹大橋允許自行車和行人通過,橋兩邊有寬約1米的非機動車道,我騎著車上了非機動車道,這座1974年通車的大橋全長2569米,彎曲起伏,一眼望不到頭,10多分鐘後,我已經過到氹仔一端的引橋處。 2569米的澳氹大橋,1974年通車,原名嘉樂庇總督大橋,這也是澳門的第一座跨海大橋,站在橋上拍拍海景,澳門的近海有些泛黃,遠處就是澳門的第二座跨海大橋友誼大橋,橋頭銀白色的就是澳門科學館。 氹仔也是澳門的大學集中地,澳門最高學府澳門大學就在澳氹橋旁,只是澳門大學的校名還沒有旁邊娛樂場的招牌醒目,好在如今已得到國務院批準,澳門大學也將遷往珠海橫琴島。 在澳門遇見跑車的機會多過遇到自行車,只是法拉利在這裏也難以像那匹駿馬一樣奔馳,街道窄人又多。 氹仔街頭有四面佛,就在馬路中間的小小街心花園內,被石屎森林包圍著這座金碧輝煌的金質四面佛,原是泰國的神明,1985年從泰國購來,寓有如意吉祥、八方進財之意,香火還很旺,不時有人過來獻香敬佛。 佛說要萬念皆空,可身後的君怡酒店和旁邊的澳門賽馬會卻又都是充滿了欲望的地方,也許正應了一句古話“大隱隱於市” 澳門賽馬會的大門,世界級的賭城,博彩、賽馬、賽狗……當然一個都不能少 氹仔官也街,短短115米的小巷,卻永遠是氹仔人氣最旺的地方,這裏聚集了眾多澳門知名的美食店,是澳門美食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街頭的莫義記也是被眾多食客推崇的小吃之一,可是我也沒吃出有多麽好吃,也許是我的味蕾實在比較遲鈍,我點了木糠布丁,木糠布丁與葡撻並稱為葡國飲食文化的兩朵奇葩,是很有特色的甜品。木糠布丁又名Bread Crumb Pudding,來自葡萄牙,後傳入澳門。傳統的木糠布丁是用Cream作基本材料,加上其他材料調配味道混攪、冷凍而成,吃的時候在上面撒上一層瑪麗餅屑,而就是因為這一層餅屑看上去十分像木屑,木糠布丁因此而得名。 官也街附近是氹仔最有意思的地方,這裏不僅聚集了眾多美食,也是氹仔歷史人文最豐富的地方。 短短的兵房斜巷,藏匿在老街區的這些小巷都別有一番風韻,其實除了那些知名的景點和賭場,澳門還是可以找到很多幽靜的地方的,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午後,騎行在這樣的街道上,絲毫不覺得辛苦。 氹仔這段石階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古榕遮陰,而且這裏總是這麽幽靜,看不出這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澳門,這裏也是梁洛施的電影《伊莎貝拉》取景地之一。 通過古榕小徑上來就是聖母嘉模教堂了,這座1885年建成的天主教堂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據記載,當時氹仔居民總人數為3230人,其中教徒35名。 教堂對面這座小建築就是澳門民事登記局,澳門特區政府辦公機構,主要進行婚姻登記,可以隨意進出參觀。 聖母嘉模教堂下就是氹仔最值得一去的地方“龍環葡韻”,五座翠綠色的小樓和一排蒼翠榕樹,“龍環葡韻”是因為氹仔以前也叫做“龍環”,“葡韻”當然是指葡萄牙建築風格了,這五座上世紀20年代建的小樓曾是澳門離島高級官員的官邸,也是一些土生葡人的家庭住宅,如今這些建築已經被保護,前三幢為博物館,後兩幢為展覽館和迎賓館,博物館成人5元,周日免費。 6、7月正是荷花盛放的季節,正值荷花節召開,所以擺放了一些蓮蓬在榕蔭底下 這五座別墅原先坐擁海景,滄海桑田,如今前面只剩下一片荷塘,遠處的高大建築即是世界最大的賭場之一威尼斯人酒店“龍環葡韻”是個非常美的地方,坐在榕樹下的長凳上發發呆,欣賞欣賞荷塘美景,吹吹夏日的微風,感覺都很不錯,而且這裏基本沒有旅行團過來,很是幽靜,6月中旬荷花開得還是星星點點,應該再過一兩個星期,綠色的荷塘就會變成繁花盛開的地方了。 澳門半島因為實在沒有土地了,所以大型的娛樂場所都來到了氹仔,這是銀河娛樂場。 除了已經建成的娛樂場所,還有很多在建的高樓大廈,正是好賭的國人給澳門的博彩業註入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威尼斯人酒店的入口,整座酒店都是意大利威尼斯風格,外觀大氣,細節精致,內部更是金碧輝煌。 氹仔和路環本是分離的海島,如今已經通過填海後的路氹連貫公路連為一體,路氹連貫公路旁還有一個高爾夫球場,稀土如金的澳門居然還有高爾夫球場,遠處的風車上就是珠海橫琴島,一直想騎車上山,相對澳門半島,氹仔人口密度降低了很多,街道也寬了不少,當然歷史文化勝跡也少了很多,但近年來多家大型娛樂場所的進駐,使氹仔的人氣變得很旺,賭場裏總是很多人,但我還是喜歡氹仔的“龍環葡韻”,因為只有在這裏,我才能找到原來的氹仔,體會到真正離島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