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標誌物,只因1835年的一場焚燒了近兩個小時的大火,使整棟教堂付之一炬,但幸運的是,最珍貴的前壁經過多年的修葺至今仍屹立不倒。讓我們有幸一睹其風采 火災後僅存的教堂正門 參觀大三巴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在殘垣斷壁下留下身影,在於欣賞其細節的優美與歷史的沉澱:這座由耶穌會神父設計,日本工匠建造的柔和歐洲文藝復興與東方建築風格的建築,細節處處彰顯設計者的獨具匠心。不過參觀時要註意,大三巴的背後用金屬打造的樓梯與平台,可以攀登,鏤空的結構使人們有機會更真切地體驗大三巴殘缺的瑰麗 摘錄大三巴介紹: 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層,每層的壁龕均藏有一銅像,是澳門早年的製炮工廠出品。十字架對下是一具銅鴿,據雲代表聖神,像的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徵聖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 銅鴿之下是一個耶穌聖嬰像,像的旁邊刻有用以釘死耶穌的工具。 第三層的正中刻著一個童貞聖母雕像,旁邊以兩種花朵圍繞──分別是牡丹和菊花,前者代表中國,後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還刻「永恆之眾」,一艘「葡式帆船」及「面目猙獰的魔鬼」。右方則刻有代表生命之樹及聖母征服魔鬼並刺穿其骷髏的圖像,象徵正義戰勝死亡。 第三層的下面有一層壁龕,有四位耶穌會聖人雕像。牌坊的底部有三面大門,正面的大門上刻有拉丁文MATER DEI字樣,意即「天主聖母」,兩側的門上刻有耶穌的記號 "IH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