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發短信問我,為什麽一個人去呢?其實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吧,仿佛一個人出走就隱藏了多少的秘密一般。說得文縐縐一點,我只是相信生活同閱讀一樣,可能性而不是答案,才是所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答案可能導向絕望,可能性永遠不會。我不過想一個人走走路,想順暢地吸氣呼氣,想保護那份不想同人講話的心情。 除了在澳門半島和氹仔例行公事般的吃喝遊樂,這一次澳門之旅去了兩個特別的地方。一個就是之前月亮君強烈推薦的黑沙海灘。雖然網上申請青旅床位失敗了,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去碰運氣,終於還是住到了220mop一晚的2人間床位。房間裏擺著兩張幹凈溫馨的木床,和床單同色系的衣櫃,兩只黃色小沙發,各自獨立的浴室和廁所貼著藍灰色的馬賽克,幹凈明亮開有一扇圓形的窗。晚上窩著床上看《像我這樣笨拙的生活》,深深覺得畢竟人還是需要舒適來保障一份被都市生活慣壞了的心情的。 黑沙海灘 來路環黑沙海灘的行程特別艱辛,在一個名為“氹仔CEM貨倉”的奇怪巴士站等車,去那裏的公車基本上都要30分鐘才一班。下午四點的太陽把我曬得很頭暈,索性坐在路邊等車,一邊撕下筆記本上的紙寫黑沙的路名,試試看能不能搭到車去那邊。折騰了半天剛剛寫完,15路公車便如約而至。丟掉剛剛寫好的紙牌,可能只是為了讓我打發絕望的等車時光吧。 傍晚的黑沙海灘還有著零散的遊客,前來搞活動的青少年,濃濃的燒烤煙味,一排很有旅遊景區意味的小店。並非失望,而是有種跋山涉水終於到達後的微微成就感。住好旅社,六點多出來已是全黑,去市中心海邊的花園餐廳吃了一份豬扒包和海鮮湯。試圖豎起手指搭車回海灘,卻只有呼嘯而過的一盞盞車燈。 九點多的海灘好似只剩我一個人了,坐在海邊的巖石上聽《最後我們一起去海邊》和《浪潮》,在白色的路燈下看周而復始漲退的海浪,想起廈門的鼓浪嶼海邊,春節三亞的大東海沙灘,潮州黃饒的台風海灘。倒不是說歌詞裏邊的“聽海浪拍打在巖石上”和“我要跳出這洪流”有多麽的應景,就是覺得這裏如此地像世界盡頭,只有燈火,沒有煙火;只有人情,沒有人世。 繼續往黑沙龍爪角海濱路走,左邊是海,右邊是一棟棟整齊排列的小別墅。突然聞到從天而降的一陣濃郁的花香,那種感覺讓我瞬間鏈接到在悉尼郊外,看到滿天星星的漆黑夜空,聞到薰衣草味道時的感動。怎麽會因為一種香味而流淚呢?怎麽會因為看到那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黑而流淚呢?此時我正在向西行走,直到無路可走。 “忽然就流出淚來,忽然想要聽見他的聲音,我什麽話也說不出來; 幻想朝西的生活,幻想著你被害怕定格的角落。 幻想朝西的生活,幻想著你被燈光傷感的寂寞。 最後,你一個人越走越孤單。” 當然,第二天我沒有早起去看日出,出乎意料地做了一晚的噩夢,卻也睡到了陽光穿過窗戶開啟溫度鬧鐘的9點。去海邊逛了一圈之後決定要徒步去路環市中心。依稀記得前晚公交車開過的路線,數了數一共要沿著海邊的竹灣馬路走過7個巴士站。沒想那麽多即使身上唯一的一瓶水丟了,還是背著十多斤的背包從黑沙青年旅舍出發了。 一拐進黑沙馬路,就看到樹林間隙掉落下來的幾束陽光。好久沒有見到過有層次有厚度的陽光了,甚至能感覺到灰塵在裏面跳舞,遇到紅底黑斑點的瓢蟲,金藍色身體的蜂蜜,許多不認識並一度很厭惡的花花草草。一邊是海一邊靠山的馬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在往前走,偶爾有私家車和公車經過我,久之根據風沙的強弱我都能判斷出後面來車的大小和車速。不少環島騎行的車手倒是以一種更熱烈的方式超越我。 那裏沒有3G網絡和手機導航,我只能憑著直覺一直往前走,看不到終點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徒步的美在於,不用非得想些什麽做些什麽,心裏是很空的,仿佛什麽感情都沒有,沒有愛也沒有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向前走,想到前面還有一杯熱咖啡等著我,就覺得至少還充滿了向上生長的力量。 大概用聽完一張《你在煩惱什麽》和半張《F》的時間,經過竹灣海灘、竹灣燒烤公園、路環監獄、少年感化院等地方,看過了許多個不同角度的海,繞過了許多個不同角度的山彎,每一步都結結實實地踩在這邊土地上,環過了三分之一個路環島。一個多小時候到達路環市中心的安德魯花園咖啡,一杯瑪奇朵,一個杏仁牛角包和蛋撻,補充了部分能量,當然還有那個菲律賓店員貼心服務和微笑。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在廣州時辦公室裏刷豆瓣坐著一天,回家照樣還是累得腰酸背痛連出去散步的力氣都沒有。前些日子體弱多病了一場,沒想到負重烈日下暴走那麽久,竟然身體也渾然不覺沒向我提出抗議,看來自然對於身體的滋養真是比任何一種化妝品和營養品都來得好。 而第二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澳門半島市中心離大三巴不遠的西洋墳場。記得之前在地圖上看到一樣一塊空地,就這麽找了過去。沒有想到裏面可以拍照,除了打掃的阿姨幾乎沒有其他人。墳場中心是一個綠底白鑲邊的小教堂,四周都是插滿了十字架的墓碑,還有土挖到一半,石板放在一邊的墓穴。其實我並非只當做獨立於我日常經驗外的藝術品去欣賞,而是帶著一份很想珍視這片鬧市中寧靜的心情,去看看這些不知從哪裏來,卻最終留在這裏的人們。不少墓碑上貼著很年輕鮮活的黑白照片,最小的一位是身穿軍裝的十多歲少年。 突然覺得,如果大家都貼上自己年輕時最美的相片在墓碑上該多好啊,當然要無PS的最真實也最美容顏。以後等自己死了,也要貼二十多歲的彩色相片,誰規定一定要黑白色呢。可轉念一想,不是和閨蜜說好死後要把骨灰撒入太湖麽,那我們還可以在裏面遊來遊去,做客串門多方便啊。 最後回到新馬路一帶,和一個個提著鉅記手信的濃妝艷抹女子去SASA裏搶購化妝品,貪吃貪玩如我,為了買那個咖喱海膽丸和芝心丸,最終還是沒有完成全部采購任務。回到廣州,在琶洲大橋上看著小蠻腰而不是旅遊塔,倒也覺得安心。包裏放著去媽祖廟路上一小店買來的咖喱角,2mop一個卻香酥入味,賽過許多華而不實的口碑店,這是我對自己最好的愛護了——就是不對自己的胃和荷包造成過重負擔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