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二周,還很清閑,趁著周末,去上環的信德中心買了船票,和朋友們一起去澳門。 澳門有三個島,北邊是本島,和珠海只隔著一個內港,從蓮花碼頭搭車就可以去珠海了,因為離得近,澳門和珠海的感覺很像,都是悠閑舒適的地方。
下船拿張地圖開始逛。順便取了張澳門百元鈔票看了看,和港幣長得差不多,在澳門澳幣港幣通用,匯率差不多。好玩的是港幣在這裏更好用,澳門人買車買房大多是用港幣結算的。
大三巴牌坊是必經之地,匆匆前後瀏覽一下,沒什麽特別的感覺。大凡在宣傳片中出現太多的景物,看到真相總會失望,大三八就是這樣的,其實並不大。趁著朋友們拍照,我看了看簡介,終於知道原來大三巴是 St. Paul的音譯(真不知道是怎麽翻譯出來的),是聖保羅教堂火燒後剩下的門臉。
於是仔細得看起來,越看越覺得好玩。牌坊和教堂我見過不少,從來沒有哪一座有這樣的“混血”氣質,有中文有西文,有聖母和聖徒,又有龍王和蓮花。比如又上角這塊,寫著“聖母踩龍頭”,感覺就像是李師師挽著拿破侖,是徹頭徹尾的混搭味道,這兩年時尚界和餐飲界流行的“fusion(融合)”風,原來這麽多年前就有了。
然後繼續看,走到博物館,沒有時間進去,在外面看了幾個陶瓷的盤子,繪畫的是基督降生三個牧羊人來送禮的故事。不僅僅用的是中國的工藝,連畫中的人物都是充滿了東方的味道,消瘦,秀氣,基督的臉明明就是一個東方的小孩子。構圖方式是中西結合的,有著西方宗教畫像的人物站位,又有著中國山水畫的留白和裝點,很有意思。記得在柏林的博物館島看到的中國風格的掛毯,上面畫的中國人一個個金發碧眼,男的留著翹翹的八字胡,女的渾身豐腴。這都是用本國的人畫外國風情的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