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2005年7月15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第31個是以項目(具體內容見圖)。 昨天的車頓勞累以及昨晚的蕭蕭夜雨,使全家早早進入夢鄉,也為今天暴走澳門歷史城區養精蓄銳。天剛蒙蒙亮,全家就整裝出發,開始暴走澳門世遺之旅。
蕭蕭雨歇,早晨澳門街上的行人稀少,空氣也格外清新,走過福隆新街的青石板,走過議事亭前地的波紋葡石,在板障前地買了些早點,然後來到女媧廟前的小攤檔吃早餐(白粥一小碗3元*葡幣,皮蛋瘦肉粥15元,粥熬得地道,比一些粥店做得好)。
女媧廟是一幢二層的黃色洋式小樓,門緊閉著,就在大三巴街上,前面不遠就是大三巴牌坊了,因為時間尚早,很多景點還沒開放,於是我們直接前往今天計劃線路的起點,一路隨走隨拍,快意享受這份難得的遊客稀少攝影從容的愜意。
到了大三巴,天又驟下大雨,於是在哪咤廟門廳過避雨後,然後穿過大三巴,走沒多遠就到了我們今天世遺遊的起點——白鴿巢前地。
白鴿巢前
白鴿巢前地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舊城區的北端,其地名與十八世紀曾在此居住的葡萄牙富商馬葵士有關,因馬葵士所養白鴿棲於檐宇,遠觀像白鴿巢一樣,故而得名,白鴿巢前地周邊是葡萄牙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地。
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為入選的8個古老廣場之一,在白鴿巢前地周邊,一同成為文化遺產的建築有聖安多尼教堂、基督教墳場和東方基金會會址,其他古老名勝還有白鴿巢公園。
在白鴿巢公園內,我們還參觀了賈梅士洞和黃營均市政圖書館。
聖安多尼教堂
聖安多尼教堂初建於1558年,位於白鴿巢前地南面,由於聖安多尼掌管人間婚姻,故教堂又名“花王堂”,葡人多在此舉行婚禮,為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教堂曾於1930年重新裝飾,外墻以石米鋪面(也稱水刷石),形成今日單調的外觀,不過其工程質量值得欽贊,水刷石經80年的風吹雨灑仍歷久彌新。
教堂室內采用磚木結構,橢圓形木構拱頂,布局以長方形中廳為主,墻面用壁柱劃分,以拱券裝飾,頂棚與墻體用齒飾線腳區分、勾勒,從天花之上垂下華麗的枝型大吊燈,室內色彩以黃色為基調,用白色裝點。
堂內祭壇為建於1875年的巴洛克式聖壇,采用斷山花和雙柱的形式,中間有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塑像,上面有耶穌會標誌IHS。
東方基金會會址
建於18世紀70年代,可能是澳門首幢別墅式花園的豪華住宅,原是葡國皇室貴族俾利喇的別墅,後來租給東印度公司,作為該公司駐華商務監督及大班的住所,1885年該址成為澳葡政府的財產,20世紀60年代後曾改作賈梅士博物館,現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該樓為中部五開間,兩翼各兩開間的一層附有半地下室的平頂建築,外墻為白粉刷,隅石、窗線、女兒墻等為粉紅色。室外有一水池,由西班牙式大台階直通中部的主入口,入口設高大門廊,門廊由兩根塔司幹方柱支撐,現室內已改建為鋪設木地板的展覽空間。
基督教墳場
位於白鴿巢前地東方基金會會址旁側,原稱東印度公司墳場,早已停止入葬,成為澳門古跡,環境清幽吸引不少外國遊客慕名前往瞻仰憑吊。
墳場分兩部分,前為馬禮遜小教堂;後為墓園,墓冢百多座,安葬著名的外國人有英國艦隊統帥施厚仁、英艦“都魯號”總司令邱赤爾公爵、英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有居澳20余載的英國名畫家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基督教(新教)第一個來華傳道的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等人的墓碑,嘿嘿,裏面還躺著已故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祖先呢。
耶穌會紀念廣場
參觀完白鴿巢前地,我們原路返回耶穌會紀念廣場,因在白鴿巢公園遊覽及在黃營均圖書館避雨,回到廣場已是10點,廣場上已站滿跟團的遊客,人頭簇湧了,回頭逛逛,發現原1994年安放的『少女與狗』青銅雕塑可能礙於形象不雅的原因已被拆走了。
耶穌會紀念廣場位於大三巴牌坊前,紀念到澳門建立了聖保祿學院的耶穌會會士,是由一組寬大的梯級,及鄰近四通八達的斜坡街道構成,北面設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西北面是大三巴、哪咤廟,東面是柿山,山上設有澳門大炮台及澳門博物館,現成了旅客參觀、澳門盛典及外影拍攝場地之一。
大三巴牌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也是來澳門觀光旅遊必到之處,幾乎到此一遊的遊客都會拍照留念,所以我也就入鄉隨俗秀一秀,這張是去白鴿巢前地之前拍的,遊客稀少,尚未下雨,得以仔細端摩這雕刻精細、巍峨壯觀的牌坊,從容留影。
大三巴牌坊為1637年竣工的聖保祿大教堂(即天主之母教堂,毀於1835年的一場大火)前壁的遺址,是西方文明進入中國歷史的見證,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跡。
前壁當時耗資3萬兩白銀,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物,共分五層,底下兩層為同等的長方矩形,由三至五層構成三角金字塔形, 上圖為前壁的後背。
哪咤廟
哪咤廟創建於1888年,用於壓邪(流行瘟疫),為兩進式建築,青磚紅瓦,毫不張揚,卻極彰顯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上匾寫著『保民是賴』。建築主要由相連的門廳及正殿組成,門廳,三周不砌墻,只以黑色木柵欄圍繞;正殿裏,供奉著形態各異的哪咤神像,祈求驅邪息災。
哪咤鬧海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這位叛逆少年除了能降龍還能辟瘟,可謂神通廣大,難怪小廟百多年來一直香火不斷,聲名遠播。哪咤廟依附在舊城墻邊,毗鄰大三巴牌坊右側,與大三巴一大一小、一中一西和諧共處,相映成趣,和大三巴牌坊的厚重雄偉相比,哪咤廟顯得輕巧別致。
舊城墻遺址
澳門建築城墻最早可追溯至1569 年之前,為澳門軍事防禦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632年的澳門城市圖可以看到,整個澳門城除西部內港外,北部、東部及南部均建有城墻,並於諸要塞處建置炮台,使澳門城成為一座在軍事上防範甚為嚴密的城堡。
澳門城墻屢遭拆毀,現存的舊城墻遺址長18.5米,為1632年所建之部分,現正在維修。舊城墻鄰近哪咤廟,為夯土建成的墻體,夯土主要是用泥沙、碎石、稻草再摻合蠔殼粉逐層壓實而成。
城墻下停放的電動摩托車為目前澳門普通市民常用的交通工具。
大炮台
大炮台建於公元1617年明神宗年間,本屬教會所有,為保護聖保祿教士而興建,用以防禦海盜,後轉為軍事設施區,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鋼炮,現今古炮雖已失去軍事作用、卻成為澳門的古舊文物和歷史見證。
大炮台位於大三巴牌坊東側柿山(又名炮台山)之巔,可以俯瞰澳門360度的風景,原為聖保羅教堂的祀天祭台,又名聖保祿炮台,呈不規則四邊形,為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構成一個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
板障堂前地
板障堂前地是以板障教堂(即聖母玫瑰堂,早期以樟木板建成因而得名)命名的,它延續了議事亭前地的地中海氣氛,一直向前走便是繁華的購物區,前地有可供遊人休息的地方,兩旁有林林總總的食店和商鋪,為澳門人流最盛之地。
玫瑰堂
玫瑰堂創建於1587年,是多明我修會(道明會)在中國的第一座教堂。因堂內供奉玫瑰聖母,故名“玫瑰堂”。1929年起,該堂又成為傳播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崇拜的重地,每年5月13日舉行的花地瑪聖母巡遊,是澳門天主教重要節日活動之一。
教堂建築富麗堂皇,立面四層,構圖形式對稱,第三層多明我修會會徽居中,顯得莊嚴神聖。內部建築平面呈巴西利卡式,有中廳和側廊。主祭堂深遠開闊,層疊的壁柱間以扭曲的麻花柱、精致的斷山花輔以蜿蜒的線腳,形成華美的巴洛克風格。
其鐘樓的“聖物寶庫”收藏展示三百多件珍貴文物。(隨後會在澳門博物館專輯介紹)
盧家大屋
從板障大街右轉進入狹窄的大堂巷,就看到盧家大屋了。
盧家大屋於清光緒15年(1889年)落成,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華紹(盧九)舊居,大屋以青磚建造,仿廣州西關大屋布局,高兩層,為三開,正面窗戶全為葡式百葉窗,其中以上方左右兩扇最為精美,窗扇以金屬包角,百葉窗上加半圓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則是灰塑裝飾,為目前澳門所余不多的較完整的中式大宅建築。
屋內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蠔殼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滿洲窗及鑄鐵欄桿等,兩種特色裝飾共冶一爐,饒有趣味,反映了澳門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
大堂前地
跨出盧家大屋左轉沿大堂巷往前走沒多遠,上一個小崗地就到了富有西班牙色彩的大堂前地,也叫大廟頂。噴水池前面黃色小樓是大堂辦公室,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天主教子夜彌撒、耶穌聖像巡遊等大型活動都在此舉行,與板障前地那邊的活色生香相比,這裏異常清靜,很適合靜靜坐下來曬曬太陽看看書。
大堂
大堂位於主教府對面,又稱主教座堂,是澳門天主教的中樞,始建於1567年,本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築。1849年,天主教集眾捐款,重新改建,今天的外型規模乃奠於此,大堂奉祀聖母瑪利亞,舉凡澳門教會的大慶典,必在此舉行。
教堂建築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莊嚴純潔,正面配搭雙塔式建築,富有特色。內部宏偉,精麗巧飾,裝嵌富藝術性的彩色玻璃,教堂雄偉的祭壇下,掩埋了一些古墓,賈耐勞、華年達、嘉沙爾等十六、十七世紀時的主教的骨殖或遺體,都葬在大堂內,為教堂帶來無限的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