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劇,原稱“外江戲” 是廣東省三大劇種之一,已有三百年歷史;以二黃、西皮為主要聲腔;舞台語言沿用中州音韻、普通話。1933年改稱漢劇,因其藝術風格有別於湖北漢劇,新中國成立後,稱為廣東漢劇。流行於廣東客語 、潮語地區和閩西、贛南等地,台灣、香港及東南亞客籍華僑聚居地也有它的足跡。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稱為“南國牡丹”。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東漢劇的唱腔質樸淳厚,悠揚典雅,古樸剛健,婉轉纏綿,以西皮、二黃為主,兼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間小調等。唱腔結構屬板腔體。西皮的特色是曲調高亢激昂,流暢悠揚、瀟灑靈活。二黃的特色是曲調平穩纏綿,典雅莊重。
廣東漢劇的行當分為:生、旦、醜、公、婆、紅凈、烏凈等七大行當。生,文雅瀟灑。旦,端莊嫻淑。醜,滑稽詼諧。公,莊重大方。婆,腔直而正。紅凈,剛柔並濟。烏凈,威猛粗獷。用嗓和演唱各有特色,如生、旦用假嗓(俗稱“子喉”);醜、公、婆用本嗓(俗稱“原喉”);紅凈用本嗓與假嗓結合(俗稱“三分原喉七分子喉”);烏凈所用“炸聲”,嘶中透亮,威猛粗獷。廣東漢劇特色樂器有頭弦(又名“吊圭子”),大蘇鑼和吊喇子。
title@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牡丹劇場@title公交:
梅州火車站乘坐4路空調9站,在梅龍商城站下車轉乘15路3站,在廣東漢劇院站下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