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以“南海I號”宋代古沈船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將宋代沈船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向觀眾開放,高起點打造的動態博物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的重點文化項目之一。博物館坐落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十裏銀灘,背山面海,建築特色鮮明,緊扣海洋文化主題,是海陵島的地標性建築。主館占地面積12288平方米,建築面積19409平方米,立面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整體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鷗;建築風格上,幹欄式結構融入了古代造船的龍骨結構,具有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1987年,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與廣州救撈局合作,在陽江海域搜尋一艘18世紀東印度公司沈船“萊茵堡號”時,意外發現了一艘南宋木質沈船,並打撈出一批精美文物。國家文物局將它命名為“南海Ⅰ號”。 博物館內基本陳列分為兩大展區:“南海I號”展區、“海上絲綢之路”展區。其中又包含八個專題展覽:“南海I號”船體構件及船員生活用品展、“南海I號”出水貿易品展、“南海I號”整體打撈及試發掘專題展、出水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海上貿易展、海上絲路與宗教文化傳播展、鄭和下西洋展、珍品文物展。 “北有濰坊,南有陽江”——陽江“有南國風箏之鄉”的美譽,放飛風箏的歷史至少追溯到南北朝冼夫人時期,距今1400多年歷史。陽江風箏造型美觀講究,工藝精湛巧妙,神形兼備,種類豐富,受眾面廣,以並評為“世界十絕”的“靈芝風箏”、長達數十米的“百足巨龍風箏”為代表。風箏館以打造國內一流風箏展館為目標,展示數百只國內外及陽江地區的精美風箏,彰顯陽江“風箏之鄉”地位。館內收藏了世界上最大的靈芝風箏、陽江地區特色的巨龍風箏,海上絲綢之路風箏模型,還運用電子技術展現盤旋場景風箏,為國內首創。
陽江漆器工藝制作,始於明末清初,屬於家庭手工作坊制作模式。因地處沿海的緣故,受海洋文化的影響,同內地傳統的技法、圖案都有一些差異,在漆料的配制、圖案的繪畫方面有明顯區別。這也就形成一種小國地域性的具有廣東嶺南文化特色的陽江漆器工藝,於2011年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國五大漆藝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