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花洞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境內,距市中心50公裏,距(北)京石(家莊)高速公路房山(閻村)出口15公裏,轄區面積84.66平方公裏。石花洞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溶洞群觀光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四大名洞之一,地學知識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9月18日,獲得“中國最佳溶洞奇觀”稱號。
大約在四億年前,北京地區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沈積了大量的碳酸鹽類物質。由於地殼運動,幾經滄桑變遷,海底擡升為陸地。大約在七千萬年前,華北發生了造山運動,北京西山就此形成。而後碳酸鹽逐漸被溶蝕成許多巖溶洞穴,石花洞就是其中之一。石花洞發育的地質年代是奧陶系馬家溝組石灰巖中,隨著地殼運動的多次擡升與相對穩定之過程,使之發育為多層多支溶洞。
石花洞巖溶洞穴資源以獨特的典型性、多樣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享譽國內外。豐富的地質資源,顯示了石花洞在地質科學研究、地質科普教學和旅遊觀賞中的價值。石花洞中洞穴沈積物記錄了地球的演化歷程和沈積環境的變化,是一處研究古地質環境變化的重要信息庫。石花洞石筍見證北京2650年夏季氣候變遷。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國際行星地球年項目負責人漢克.沙克爾考察後評價道;“參觀中國第一地質公園石花洞其樂無窮,石花洞是人們進行地學教育的良好範例”。原國家科委主任宋健視察後欣然題詞為“地下地質奇觀,溶洞博物館”。
石花洞地處西山深處,目前已發現此洞有6層,層層相連,洞洞相通。其規模與景觀大於桂林的蘆笛巖與七星巖,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為北國極為罕見的地下溶洞奇觀。現已開放的有第一、二層。第一層長約348米,有6個大廳;第二層長約833米,有大廳和3股岔道,兩層垂直距離為40米,為14層樓的高度。6層溶洞總長度達3000多米。 進入洞口不遠,便到第一大廳,四周石筍、石柱、石塔環立,形態萬千,目不暇接。該洞可容千人開會,並作過會場、放映電影。順洞前行,石態各異,在彩燈照耀下,一派瓊樓玉宇的仙宮境界。第二層的鐘乳石更是形狀萬千,蔚為壯觀。僅第一、二層就有8個景區、56個集景,第三層以下正在探測、開發之中。此外,離該洞不遠,又發現一處大型溶洞群,叫銀狐洞。洞內有5層,總長2000多米,而且還有地下河流,鐘乳石形態萬千,光怪陸離。尤其帶絨毛的石銀狐和倒掛圓球,十分罕見而珍貴。遊人至此可乘小舟暢遊地下奇觀,其樂無窮。
根據洞穴沈積分類,石花洞內的化學沈積,有五種類型,三十三種形態,主要有鵝管、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塔、石簾、石幔、石瀑布、石梯田、穿石井、邊石壩、石龍、石餅、穴珠、石珍珠、天流石、鈣板、鈣膜、卷曲石、雲盒、石花、石枝、晶花、石毛、石菊、多層石花、石榴、石葡萄、石鐘乳懸掛巖、石燈、石蓮等最為典型的是眾多的五彩石旗和奇異盾及國內洞穴中僅有的月奶石蓮花,另外還有巖洞天窗和地下水塘,由於各種巖溶地質作用,不但使石花洞形成深奧的洞體,並且在洞內沈積了許多華彩多姿,典雅秀麗的奇異景觀。綜合上述石花洞為我國北方巖溶洞穴典型代表,經過合理開發建設和精心保護及科學管理,可成為北京地區得天獨厚的旅遊勝地和巖溶地質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