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325起
去
杭州市塘棲古鎮的N大理由:
- 理由1塘棲古鎮曾有“江南十大名鎮”之首的美譽,2014年4A級景區已申立完成。
- 理由2鎮區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是個標準典型的江南水鄉。豐子愷先生贊其為“江南佳麗地”。
前往杭州市塘棲古鎮的交通信息:
杭州市塘棲古鎮地圖:
杭州市塘棲古鎮簡介: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塘棲鎮位於杭州市北部,現已進入浙江省試立27個小城市名錄,成為首批撤鎮改市的小城市。改鎮距杭州市區中心約25公裏,距上海約120公裏,距余杭高鐵站15公裏,距蕭山國際機場40分鐘車程,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已有1300多年歷史,在明清時期曾有“江南十大名鎮”之首的美譽。而豐子愷先生更是贊其為“江南佳麗地” 。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運河•塘棲古鎮景區已初步形成水北、水南、廣濟、市河四大特色街區,開發面積約2.37平方公裏,正逐漸成為一個集旅遊購物、休閑餐飲住宿、民俗風情體驗於一體的旅遊綜合體。 塘棲古鎮景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廣濟橋、乾隆禦碑等古老遺跡。至2014年4A級景區已申立完成。同時,景區也是2014年京杭運河(杭州段)的世界文化遺產申遺點之一 。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塘棲鎮位於杭州市北部,與湖州市的德清縣接壤,距市區中心約20公裏,距區政府所在地臨平約13公裏,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使其成為蘇、滬、嘉、湖的水路要津,歷朝歷代以來,塘棲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鎮區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是個標準典型的江南水鄉。鎮區的東南有超山諸峰,素有“十裏梅花香雪海”之稱,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與碧波漣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觀。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據現存的史籍記載,早在北宋以前,塘棲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打漁村,漁民們三三兩兩在此散居,在此曬網休息。直到元朝張士誠拓寬了官塘運河以後,人們沿塘而棲,小鎮才初現雛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間,通濟橋的構築使鎮區兩岸連成一片,這才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光緒《唐棲誌》中有著這樣的記載:“迨元以後,河開矣,橋築矣,市聚矣。”又雲:“唐棲官道所由,風帆梭織,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來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陸輻輳,商家鱗集,臨河兩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見,是秀麗的京杭古運河哺育了塘棲。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因塘棲鎮在明清時富甲一時,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塘棲原屬仁和縣管轄,民國後成立了杭縣,塘棲便屬杭縣管轄。解放前,塘棲分水南和水北兩鎮,水南屬杭縣管轄,水北屬德清縣管轄,兩縣隔河而治。1961年4月,錢塘聯社與老余杭縣合建余杭縣,塘棲隸屬余杭縣。今隨縣制變化,屬杭州市余杭區。1985年11月,因縣境內拆鄉並鎮,原丁河鄉並入塘棲,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鄉又一起並入塘棲,於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為余杭區內的第二大鎮。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塘棲山明水秀,名勝古跡較多,自古以來就有著眾多美麗的誘人景色。舊時,曾有棲溪十六景之說,分別為:芳杜菱歌、廠陰漁火、長橋月色、溪口風帆、永明晚鐘、清流高閣、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曉、超顛遠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霽、西浦斜陽、橫潭漁火。文人雅士們紛紛為這些景色呤詩詠句,為那些景點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諸如“市門相向鎖長虹,畫舸奔雲趁晚風”之類的佳句。歷經滄桑,時過境遷,時至今日,那些昔日的勝景大都早已湮沒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觀梅勝景,則在新時期中煥發了青春。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隨著旅遊業的開發,不但重現了十裏梅海的勝景,而且還建成中國第一印山;鎮中心橫跨運河的廣濟橋,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1498年,系京杭大運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橋;廣濟橋下的郭璞井,傳說為晉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禦碑,系浙江省境內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南宋古廟、吳昌碩墓、三條半古弄、八字橋古街等等。為了充分挖掘塘棲的文化內涵,積極發展休閑旅遊事業,一個占地1200畝的“塘棲運河文化村”即將動工興建,她的建成,將使塘棲古鎮煥發青春,重現昔日那小橋流水的迷人風光。
- 遊玩景點塘棲古鎮
-
塘棲自古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文士薈集、文風頗盛。明清時便有“樾館”、“傳經堂”、“丹鉛精舍”、“經一廬”等藏書樓名燥一時,還出了象勞格、朱學勤那樣的著名藏書家。塘棲,崇學之風頗盛,據清光緒年間的《唐棲誌》記載:塘棲在明代時共中進士15人、舉人40人、五貢14人。在清代時,共中進士23人、舉人64人、五貢43人。早在光緒九年,塘棲就開設有義塾,俗稱“蒙童館”,光緒十六年,塘棲設“棲溪講舍”,仁和縣令捐資以助,並立碑記念此碑至今尚存。光緒三十二年,棲溪講舍改辦成“棲溪兩等小學堂”。
塘棲古鎮溫馨提示
- 請您註意保管好自身的貴重物品,註意出行安全。
- 請您愛護景區環境,文明出遊。
|
[Hopetrip聲明]發表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參考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