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衛誌》載:“文廟,在東門內。明正統元年,天津左衛指揮使朱勝,照陵西按察司僉事林時,建言事例,奏淮開設。本官遂將住居一所,施為學官,首建堂齋公廨,十二年大成殿成。”說明天津文廟建於1436年,創立之始就與學宮(衛學)合為一地。衛學是儒學的一種,又稱文學,是津門首座官辦學校。明景泰、天順、弘治年先後修建欞星門、兩廡和專事教學的明倫堂。明萬歷四十年(1612)在天津衛城西南角樓創辦“武學”,以學習弓箭、美術等武藝為主,武生如能做文章,經考試合格也可進“文學”。清雍正三年改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升州為府,另置天津縣。因此,衛學改為州學,後又升為府學,文廟也隨之升為府廟。由於府、縣官員不能同地祀孔子,故於雍正十二年(1734)在府廟西側另建縣廟,又在縣廟西修建縣學,形成天津文廟府縣並列的格局。
文廟,在南開區東門內大街。明正統十二年大成殿落成,始稱衛學,為天津地方舉辦官學和尊祀孔子的廟宇。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府學西側擴建明倫堂,總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天津市區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府廟為建築群之主體,由萬仞宮墻、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配殿構成。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檐下施鬥拱,為天津市僅存的“官式”建築。明倫堂由門廳、前殿、大殿和配殿組成。廟外東門內大街上,東、西兩側聳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樓各一座,是天津地區僅存的木結構過街牌樓。1954年天津市政府公布文廟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大修,建成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