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向往的去處,抑或恬靜、抑或雲淡風輕,尚未動身、卻已遠行。這個地方或許在別人眼裏是那麽微不足道,但是這簡簡單單就是我們自己的小確幸!香港,一個說來就來的城市。我不為你的美食而來,也不為購物而來,我是為來看你別樣風情。 這次到香港,把我以前的印象完全顛覆了。接待方為了利潤最大化,安排我們住在位於北角春秧街上的一個酒店,使我得以見識了香港的另外一面和香港最底層市民的平實生活。 春秧街的街道雜亂且潮濕,偶爾還有古老的有軌電車穿街而行,街道的兩旁幾十年前的堂樓下邊,是一家家小店,衣服、襪子、鞋帽,南北水果、海產﹔閩南地瓜、花生、柑桔,牛羊豬肉、雞鴨,海鮮,應有盡有。如果不是賣主的口音,我真覺得是在北京的哪個農貿市場。這就是春秧街——北角的地標,據說也是港島變化最小,最能反映香港平民生活的街道。朋友調侃說,想要看看香港最真實的一面,春秧街是最佳的去處。 春秧街的歷史,與內地移民浪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戰後,大批來自上海的新移民湧入香港。他們大都聚集在渣華道、春秧街和馬寶道一帶。當時的北角是上海新移民居住地首選,上海人帶來上海菜館、美容店和理發店。不但令北角的人口漸漸增長,更將上海的各類文化,包括娛樂、飲食、印刷等帶到這裏。那時盛行於香港的上海理發店布滿北角,春秧街的雜貨店隨時可買到上海日用品。據說,在月園遊樂場入口處還經常有一位阿婆用上海話大聲叫賣白蘭花和夜來香。那時在北角,到處均能見到上海的景、體味到上海的情。因此,北角得到了「小上海」的稱號,而上海文化也由此逐步輸入香港,尤其是各種娛樂文化更是深深影響了香港人的生活方式。 70年代以後,北角一帶變為內地福建籍移民聚居的地方。成千上萬的福建老鄉從貧瘠的鄉下湧來,在月明樓、皇都大廈、南天大廈、新都城的親友家裏落腳。這些大廈都有不同方向的入口,天井昏暗,因為樓面廣大,街道七折八拐,幾乎就是那種可以打城市遊擊戰的地方。而這裏的福建人,又以來自福建晉江人數最多。他們與海外閩籍的鄉親一樣,後到的投靠早到的,紮下根的幫助無處落腳的,開店辦廠的拉扯找不到門路的。北角慢慢地成為他們的聚居地。福建人也慢慢的取代了上海人,成為北角最多的外省人口,人們慢慢又把「小上海」改叫成「小福建」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這裏又逐漸被浙江人所取代,路邊的小百貨也大多為浙江產。比較搞笑的是,在一個攤檔前,一個小老板故意把包的品牌寫成LU,與LV很相近,與國內的假名牌市場沒有什麽區別。 在香港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北角之所以成為新移民聚居的地方是有理由的。它缺乏鮮明的香港風格,建築物呆板,電車笨重陳舊,市容也較混亂骯臟,租金自然比較低。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是很昂貴的,也是新移民剛到香港時比較難以適應的。 如果你問問從內地到香港永居的人,很多都曾經在這裏居住過,這好像成了一個定律。新到香港的內地人最先到這裏落腳,等逐漸適應了香港的生活,融入香港人圈子,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離開這裏,到更好的區域租房或者買房居住。 住在這裏的人也遠不如中環尖沙咀的白領們那麽時尚,連百貨公司的貨物都便宜一些。這一切使初到貴境戰戰兢兢的新移民們少一點自卑,多一點安全感。大家都是新移民,都夠土,都囊空如洗。大家都立誌瘋狂掙錢,對將來都有無限的憧憬。 小攤的後面,就是我們住的酒店
|
農貿市場春秧街的玉米真心不錯哇。。好想吃噶~ |
香港的市井也很吵鬧的。 |
感受最低層的生活。 |
其實香港還是有好多窮苦人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