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聖若瑟後沿著三八仔橫街一向走,繞到龍蒿正街便可以看到一段海浪紋路的卵石街道。那是崗頂前地, St. Augustine's Square. 這裏有兩個教堂是我想要看的。一個是St.Augustine's Church. 一個是Dom Pedro,後者在修繕中,沒能入內。 這條街的名字我現在在地圖上看到今後就記住了。
崗地前地用來給狗隨便馬虎的茅廁。異常人性化的設計。應當說是狗性化。
午後的教堂的窗戶都翻開了。黃色的是聖奧定堂,綠色的是崗頂年夜劇院。
固然是日間,但聖奧定堂外面燈火透明。我所謂的燈火都是燭炬,圖為一信徒在祈禱。這個堂是耶穌堂。
St,Augustine's
澳門耶穌會的會院在此。 跑車在澳門陌頭到處都是。
這個是崗頂前地教堂,現在也是一個年夜劇院。
接上去就是走下坡路去往議事亭前地了。走往亞美打利庇盧年夜馬路 (Avenida de Almeida Ribei)。摩肩相繼,進入澳門旅客最集中的區域了。這裏的器械不算貴,可以算便宜了,Swatch的手表專賣普通可以比年夜陸便宜一兩百塊人平易近幣以上。其他店我之前也走過,價錢不錯。但我只想去教堂。
澳門中央郵局。下面是哈根達斯。 這就是之前所說的議事亭。 our lady of mercy.仁慈堂。英文名很美。
在這條小巷我買了一瓶五花茶,6塊澳幣,雇主找回給我的錢外面居然有兩個港幣的硬幣。
在步行街拍到的,聽說多年來張伯一向在這裏。讓我想起廣州高低九的雞公榔。 我去第一次去澳門的時辰見到的第一座巴洛克教堂,就是這做玫瑰堂,此次沒出來。人太多了。氣勢氣度有點像聖若瑟堂。
這是板樟堂,也叫主教座堂,the cathedral,我攝影站著的地方有一個很年夜的石雕十字架。一名驢友帶我去的,我之前在找了很久這個教堂都找不到。它藏在最榮華的路段的深巷拐角處。很荒僻偏僻的一個地方。旁邊是一個神學院和中學。女先生都穿著白裙子白襪子。 這條是手信街。人潮湧動。這裏有許多中國傳統文明事跡,哪咤廟女女我廟之類的。前面是年夜三巴牌樓。
聖保羅教堂是前壁。日自己施工的。到現在只剩下這個。 許多人只知道年夜三巴的前面。沒見過年夜三巴的前面。但我更喜好從這個角度看年夜三巴。華麗的眼前掩蓋的是幾百年的滄桑。
這不是一個教堂。這是澳門的一個老人院。1925建的。
從這樣的門洞和年夜街小巷走去坐車去海關。
聖安東尼教堂。St.Anthony 澳門最陳舊的教堂之一 1558年建的。
澳門陌頭到處可見的土地廟之類的。
拱北的海關符號。 1849年建成。
就寫到這裏吧,傳幾張驢友幫我用Nikon拍的照片。我帶了兩個相機,Cannon G7 和Nikon S520. 回來後整理的照片會放原圖到博客相冊上。日誌中的貼圖是被緊縮的,質量太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