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廟為寺院組群,位於上環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修建物構成。該寺院由華人殷商興修,估計於一八四七至一八六二年時期落成。文武廟重要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聖宮則用作供奉諸神列聖。公所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三幢修建物以兩條小巷分隔。 一九零八年,政府制定《文武廟條例》,正式把文武廟交予東華醫院管理。時至明天,東華三院董事局和社會賢能每年仍會齊集廟內舉行秋祭儀式,酬拜文武二帝,同時為噴香港祈福。文武廟對本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心義,反應昔日噴香港華人的社會組織和宗教風俗。 文武廟為兩進三開間修建,正門外面有兩座花崗石鼓台,進步置有擋中。寺院依照傳統中式修建結構設計,落後較進步淩駕幾級,設有供奉諸神的神龕。兩進之間的庭院已為重檐歇山頂覆蓋,屋頂由庭院四角的花崗石柱支持,兩側為卷棚頂的廂房。位於文武廟左邊的列聖宮原為三進兩院式修建,厥後兩個庭院加築鋼架屋面。公所為復雜的一進式修建,其花崗石門框至今保存無缺,下面刻有公所的修建年份,甚具歷史價值。 文武廟組群屬典範的傳統中式平易近間修建,飾有細膩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深的傳統工藝手藝。 港鐵 上環站A2出口(步行約十五分鐘) 城巴 13 中環 (年夜禮堂) - 旭道 23 北角碼頭 - 蒲飛路 23A 勵德 - 羅便臣道(輪回線) 26 勵德 - 荷李活道(輪回線) 91 中環碼頭 - 鴨洲 新巴 5 銅鑼灣(威非路道) - 摩星嶺 7 中環碼頭 - 石排灣 10 北角碼頭 - 堅尼地城 12 中環碼頭 - 羅便臣道(輪回線) 12M 金鐘(添馬街) - 柏道(輪回線) 40 灣仔碼頭 - 華富(北) 40M 灣仔碼頭 - 華富(北) 71 中環(永和街)- 黃竹坑(輪回線) 90B 金鐘(東)- 海怡半島 H1中環(天星碼頭)- 蒲飛路 九巴/城巴/新巴 101 不雅觀塘(裕平易近坊)- 堅尼地城 103 竹園 - 蒲飛路 104 白田 - 堅尼地城 專線小巴 8 中環(年夜禮堂)- 碧瑤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