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人過春節是從尾月十六“小過年”最早的。自尾月十六到年夜年節的時段裏,人們要“祭竈”、“掃年”、辦年貨、做節日蝕物等,各家各戶均忙得不亦樂乎。 “祭竈”除普通的食品外,還必定有甘蔗,聽說是為了“甜嘴”,為了使“竈王爺”上天說壞話;有被切成一段一段的稻草——這是馬料,餵馬用的,由於“竈王爺”是“官”,“官”是必定要騎馬的,騎馬就必定要餵馬,餵馬就必定要有馬料。 “掃年”是過年之前的年夜祛除,象徵“除舊迎新”。在“掃年”傍邊,人們把一些陳腐無用之物一切扔失蹤,象徵著把“倒黴”趕跑。 年夜年三十晚,各家都要吃“團圓飯”,外出觀光的家人都要趕回家過團圓年。 年夜歲首年月一,待新年的鐘聲一響,人們就紛紜趕往媽祖廟,以爭燒“頭炷噴香”。淩晨,各家吃湯圓、年糕,象徵家事美滿,家人步步高升。午餐後,全家外出兜風、賀年。 澳門人過年,除求得一些“好意頭”以外,還有一些忌諱,如初一不能掃地,否則會掃走“財運”。假設非掃地弗成的話,也要由外向內掃,以象徵聚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