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自助行 - 4 大三巴牌坊 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 從天堂般的玫瑰聖母堂步行出來,此時正是日正當中,煉獄般的烈日再度曝曬在我們的身上,人們都紛紛躲入餐館,板樟堂前地行人稀稀落落。板樟堂前地有一張地圖,顯示沿著玫瑰聖母堂左右兩側分別有二條街道可以通往大三巴牌坊,一條是“米糙巷”,一條是“賣草地街”,瞧這草根性的街道名稱,大概可以猜測到古時候這兩條街商店的主要經濟活動是什麽了。現在再也難以在這兩條街道上看見米糙或是賣草地的痕跡,所有的商店都被修茸一新,展新艷麗的洋房式建築幾乎讓人認不出舊式建築。 大三巴牌坊就在眼前,其實只是聖保羅教堂的前壁遺跡。除了一壁門墻,後頭便空空的,似乎什麽都沒有,石階前有一個挺大的廣場,正在展出有關大三巴牌坊的歷史,在廣場一側,幾乎沒有人看。我和浪子坐在廣場前的一處建築的台地上,放下行囊,脫掉鞋子,把腳丫子放在陽光底下曬。我建議浪子先上去大三巴牌坊觀察,我在這裏休息並守著行囊,待他參觀完了,才換我上去看一看。 聖保祿教堂,又名“聖母升天教堂”,始建於1602年。是由一位意大利神父設計,揉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建築風格,但卻由日本工匠精雕細刻費時25年於1637年建成,故也融合了東方建築的風格。這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其實是附屬於天主教神學會的聖保祿修道院,後來升格為當時亞洲最早的大學--聖保祿學院,課程有神學、哲學、理學及其他科學,規模不亞於當時歐洲的大學。聖保祿的學生名冊中至今保留著利馬竇、湯若望等著名傳教士。 聖保祿教堂曾經經歷了3次大火,屢焚屢建。在1835年,適逢一場台風襲擊澳門,聖保祿教堂起火,火勢借著風力,狂燒了兩個多小時,最後大教堂僅剩下一堵門壁。這形似中國牌坊的門壁,加上聖保祿(Sao Paulo)葡萄牙音譯“三巴”,故此名為“大三巴牌坊”。從這面幸存的殘壁上,仍可以找到許多精美的雕塑,不禁讓人遙想聖保祿學院及教堂全盛時的榮光。 走到大三巴牌坊的後面,才發現其實地下部份還另有乾坤。聖保祿的地基還保存完整,地下室已開辟成為聖保祿文物的展示。走進地下室,陰涼安靜的空間展示多幅油畫,描述著聖經裏的故事、傳教士東來傳教的情形,還有一些聖器、聖物、教堂當年建築時的奠基石和教堂創辦人的遺骸。 在大三巴牌坊右側,還有一間很小的廟,幾乎被遊人遺忘。這便是“大三巴哪咤廟” (Templo de Na Tcha, junto às Ruínas de S. Paulo),為澳門現存兩座哪咤廟之一。大三巴哪咤廟常被視為澳門中西文化和恰相處之象征。 1888 年建廟,後曾於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改建過,最近在1995年和2000年修建,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有這樣一種傳說:當時澳門發生了一場極大的瘟疫,而柿山附近卻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大三巴附近的居民便認為這是因為柿山有哪咤廟保護的緣故,經過多番交涉後,廟祝將哪咤神像借給了當地居民,後來疫情得到控制,居民也從此建廟供奉哪咤。 一座西方歐式大教堂建築,彰顯昔日無盡繁華;一座東方中式小神堂廟宇,內斂質樸建築格局。本來,這兩座完全不同風格的建築並立在一起,理論上應會讓人產生不協調的感覺。實際上,卻讓人體會到了“兼容並蓄”,這裏體現了澳門曾歷經東、西方文化的洗禮,也展現出澳門人包容多元宗教文化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