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神廟即北宋時期的落石泉,現有大宋熙寧六年(1073年)太常少卿通理郡事茹庭堅《留題》殘碑中寫道:“精舍開基疊嶂前,須知神意出天然。驀從山上起飛石,特向巖隈生冷泉。積聚一池秋湛湛,放流滿院夜涓涓。濟民利物功殊大,豈止常程鼎飪煎。”是肥城八景之一的“龍沼春霖”。經山東省地質研究所鑒定:八角琉璃井是挖在泰山雜巖上的基巖井,水源為巖層裂隙水。水中鉀、鎂、鈣含量較高,微量元素中偏矽酸含量均已達到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巖石上天然形成的螺旋狀紋理,像極了一只只形體巨大的蝸牛趴在巖石上,長長的觸角深入溪水中嬉戲,嘩嘩的流水、清脆的鳥鳴、湛藍的天空、煦暖的陽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蝸牛戲水圖。雄鷹石位於牛山景區海拔約400米的懸崖上,遠遠望去,似一只蒼鷹,昂首聳背,怒目圓睜,振翅欲飛。在山腳下山溪中也有一塊巨石,象一只山鷹伏於石上,低首垂眉,羞愧難當,名為雌鷹石。 相傳這本是恩愛的一對神鷹,崖上的為雄,溪中的為雌。只因有一年春季大旱,正孵小鷹的雌鷹口渴難當,下山到溪中飲水,由於貪嘴,遠處一聲雄雞啼鳴,被定在了溪中,小鷹也因此沒有孵出,而變成了石卵。本來可以飛走的雄鷹,因戀掛著雌鷹,起身探望之際也化作了石鷹,雌鷹自知事錯難以挽回,羞愧的低下了頭,千百年來它們夫妻各居一方,相望而難相聚,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