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園位於江蘇省泰州市老城區,最初叫日涉園,為太仆寺卿陳應芳的住宅園林。取晉陶潛《歸去來辭》中“園日涉以成趣”之句而命名。又因園內有三石筍,清嘉慶年間改名為三峰園。清末一度叫蟄園,後為兩淮鹽運使喬松年所有,又叫喬園。整座園林占地面積1.2萬余平方米,以三響草堂為中心,南部鑿池疊山構成主景,北面辟有庭院。堂前水池如帶,山石環抱,主峰上立三石筍,以湖石假山為主,具有皺、透、漏、瘦之特色。池上跨小環洞橋及石梁,過橋入洞,曲折蜿蜒山間,在花神閣遺址前有千年古柏檜一株,山巔西邊是半亭,東幽谷上為數魚亭。
山響草堂是泰州園林建築中代表之作,青磚黛瓦,飛檐翹角。和泰州明清民居風格一樣,不象蘇式建築的黛瓦粉墻,而是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黛瓦清水墻,給人們較為樸素的印象。屋面四角的起翹既不象泰州以北地區那樣平緩,又不同於泰州以南地區翹得那麽高昂,一種南、北建築在這裏交匯的特點很典型。山響草堂的檐下四面虛敞,有軒廊相通。有趣的是這座建築系廳屋式建築,卻稱之為堂。明明屋面上蓋瓦,可是偏叫它為草堂,這似廳非廳,似堂非堂,草堂蓋瓦的建築,可能是前人在經營過程中不斷改進所形成的結果。 再看山響草堂檐柱上的一副對聯。這副楹聯是紅木上嵌螺絲與霽藍色瓷字,色澤深沈,素雅莊重。上聯是“韓潮蘇海”,下聯是“陶菊周蓮”。“韓潮”是寫韓愈的詩筆力雄健,氣勢磅礴,有如波起潮湧;“蘇海”是寫蘇東坡“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陶菊”是寫陶淵明膾炙人口的“采菊東蘺下,悠閑見南山”;“周蓮”是寫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園主人把中國文學史上的韓、蘇、陶、周四位名人的才智、喜好和操守,巧妙地組合成一幅對聯,表現了對他們的仰慕之情,折射出封建士大夫們清高誌遠,不趨炎附勢的那種精神,盡得其風流、神韻!上聯是一種動態的美,下聯是寫的靜態的美景,一動一靜,動靜相宜,堪稱“泰州第一名聯”。
午韻軒。午,即是撫的意思。這是舊日園林主人撫琴吟誦之處,此軒傍池面南,連廊與文桂舫相通,與來青閣隔水相望,最有情趣之處在於:撫琴、聽風、賞月。舫為仿古船形建築,船頭定泊在怡心池中,船樓設在岸邊,站在船倉和船頭,可欣賞池中水景。對面假山瀑布,飛流直下,山澗潺潺流水,池中出水芙蓉,亭亭玉立,微風吹過,紛紛紐動纖影。景色之美,讓人情由景生,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
沿山路西行,在山之西築有半亭一座,單檐歇山造,亭倚壁東向,只有普通亭子的一半,登亭可歇腳,故名“歇山半亭”。
來青閣三層青瓦重檐,全木結構建築,底層回廊半欄中設鏤空花板。它可是全園最高建築。以閣為名。實質為樓。取唐代劉禹錫《陋室銘》“草色入簾青”之句而得名“來青閣”。南北回紋如意,寓意吉祥如意;東西寶相花卷草喻為和順幸福、和諧美好。回廊內側窗下板壁,有東陽木雕八幅,精雕細刻,栩栩如生,寓意深遠。頂層天花,大幅二龍戲珠,象征高貴、華麗、祥瑞。周圍四十四幅松鶴圖,寓意為“事事和順、健康長壽”。這兒可是拍攝全園美景絕佳位置,不過可不要被遠處高樓“偷窺”哦!
此屋隱於竹園東南側,不經意間給你超強的視覺沖擊。因屋將竹林一分為二,雲墻又將竹屋一分為二,故名“二分竹屋”。屋體全身由毛竹加工制成,設計巧妙,竹條為墻,半竹為瓦,竹筒飾窗,拼竹件為門,儼然是一件放大的竹藝術品。庭前植一株檵木,赤葉紅花,四周翠竹相擁,可是品茗、對弈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