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寺座落在林濾山東面遊雲繚繞的陡崖之上。寺頂有巨崖當空,寺下俯萬丈深淵,座北面南,由東往山形成了藏奇納勝的七進院落。它由大小十四個石窟組成,窟的外檐就山開鑿建成殿堂,自成一局,平面東西構成長條五進院落,建築有關帝廟、鐘鼓樓、聚仙樓、延壽殿、銅佛樓、神佛殿堂等,最後有大佛殿3間。山腰北屋鑿有大小14個洞窟,中間辟門,左右辟窗,洪門方形橫鍵上橫施額枋,結構奇特精歷,簡樸粗曠中顯示出一種原始的自然美,頗具金燈寺地方特色。
金燈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平順縣城東南60公裏處的背泉村東,創建於北齊,現存皆為明代遺物,東西七進院,大小石窟16個、佛龕8個、摩崖造像500余尊,規模宏大,雕造精美,為山西省第二大佛教石窟群。被譽為“太行石窟群,上黨懸空寺”。四外群山起伏,山坡樹稀草薄。全年有三個季節在雲霧之中,初名寶巖寺,後因螢光夜飛入寺,改稱今名。
北依陡崖,南臨深谷,平面東西構成長條五進院落,建築有關帝廟,鐘鼓樓,聚仙樓等,最後有大佛殿三間。山腰北崖鑿有大小十四個洞窟,其中最大的稱水陸殿。又名水羅殿,面積約125平方米,上置平頂,下面池沼晶瑩,泉水從西北石隙中湧出,清澈見底。沼上鑿有田字石堤橋,遊人可沿橋觀賞。摩崖上雕有規格大小相等的千佛。窟的外檐就山崖鑿作,建成殿堂,中心辟門,方形檐柱上橫施“額枋”,布局錯落有致,雕刻十分優美。
寺內有明代石碑多通,說明石窟是明嘉靖,隆慶萬歷年間先後開鑿。明間扇面墻前後均有高出水面約50厘米的長方形佛台,正面並坐三佛像,背面倒坐三大士像。後面佛台上亦並坐三佛。前槽為八角形金柱,寶裝蓮瓣柱礎。窟頂有精美的佛龕和主形藻井,藻井四周雕造佛像。四壁浮雕水陸畫,上部周圍亦雕佛、菩薩、羅漢等像,儀態靈活多樣。第五進院中第十二窟規模較小,浮雕文殊菩薩故事。其余洞窟鑿彌勒、伽藍、千佛、觀音、羅漢、太山神等,神態各異,別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