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山寺位於靈丘縣城東南15公裏的覺山山腰。覺山又稱懸鐘山、普照寺。寺周高山環抱,寺內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 483)。
覺山寺始建於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現存是清光緒年間覺山寺第二代宗師龍誠和尚重修的,整座寺院精巧玲攏,占地面積8100平方米,各大小禪院有134間,並位於三條軸線之上,顯得錯落有序,但最為稱奇的是覺山寺的白塔、水井和山峰在同一個高度上,都是13丈,留下了“塔井山齊(奇)”覺山寺的美名。覺山寺廟內的佛教殿宇了非常齊全,有鐘樓、鼓樓、梆樓、點樓、天王殿、金剛殿、羅漢殿、韋馱殿、彌勒殿、貴真殿。
覺山寺之所以成為北萬名剎,還與它的奇山秀水有關。覺山寺四周山勢相互綿延,形似蓮台,把整座寺院托在當中,而東側的山峰相對高大,體現了陽剛之美;西側的山峰相對矮小,則顯示了陰柔之美,其中東側有兩個山頭對在一起,形成一個凹宇形,像擱毛筆的筆架,名叫筆架山,代表的是文運亨通;東南側的一座形似棺材的山頭高高凸起,古代棺有時也通“官”,材通“財”,那麽棺材即有官有財。同時顯示出文運、官運和財運,在北方寺廟中此父為一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