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瀆廟始建於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朝廷為祭祀“四瀆”神之一的濟水神所建。祭祀之風,古來有之,在古代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中,生產十分低下,科學很不發達,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無法解釋,隨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興雲布雨,關系五谷收成。因此,封神祭祀,是歷代天子之禮,且程序繁、禮儀多。濟水原稱北瀆大濟之神,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晉封為清源公,唐貞元十二年(796年),鑒於北海遠在大漠之北,艱於祭祀,故在濟瀆廟後增建北海祠,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濟瀆神被封為清源忠護王,北海神被封為北廣澤王。自隋以來,歷代皇帝遣使蒞臨,舉行盛大祭典活動,一直延續到清代。
濟瀆廟坐北朝南,總體面積布局呈“甲”字形,總面積86255平方米,現存古建築72間,占地10萬余平方米,為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現存建築,在中軸線上有清源洞府門(山門)、清源門、淵德門、寢宮和臨淵門,龍亭、靈源閣等;兩側有禦香殿、接官樓、玉皇殿和長生閣等。清源洞府門系三間四柱挑山造木牌樓,為河南省文物價值最高的古建築。主體建築排列在三條縱軸線上,前為濟瀆廟,後為北海祠,東有禦香院,西有天慶宮。這裏朱門重重,庭院深深,古柏參天,碑碣林立,綠水環繞,曲徑通幽,亭台樓榭,交相生輝,不僅是古代祭祀勝地,更是典型的北方古典園林,因此為今日濟源勝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