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149起
去
馬鞍山市李白墓園的N大理由:
- 理由1詩仙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詩魂蕩氣回腸,是教育下一代的聖地。
- 理由2據考證,李白墓園內有唐代宣歙觀察使範傳正所刻唐碑一塊及李白仙骨。
前往馬鞍山市李白墓園的交通信息:
當塗縣太白鎮。交通: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也可從馬鞍山火車站旁邊的馬鞍山汽車站買到到太白鎮的汽車票(8.5元/人),讓司機在李白墓園門口停下即可。 |
馬鞍山市李白墓園地圖:
馬鞍山市李白墓園簡介:
- 遊玩景點李白墓園
-
李白墓園簡介 李白墓園位於市區東南20公裏處的青山腳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巖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 宣城太守謝跳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曾築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謝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一心想與謝眺結為異代芳鄰。 李白逝世後,原葬於龍山之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生前"誌在青山"的遺願,將李白墓遷至青山西南。 李白墓呈圓形用方塊青石壘成。李白墓園前有清代花紋碑一方,上刻有"唐名賢李太白之墓"據傳是詩聖杜甫的手筆。據考證,李白墓園內有唐代宣歙觀察使範傳正所刻唐碑一塊及李白仙骨。歷代慕名前來憑吊者絡繹不絕,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1954年李白墓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遊玩景點李白墓園
-
李白墓園景色 李白墓園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約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過小石橋 ,入李白墓陵園。李白墓園內左側有“青蓮池”,柳依依,綠水泱泱,拱形“化鶴橋”橫跨池上,連著“十詠亭”。李白晚年在當塗寫過十首歌詠當塗山川風物的詩,謂之《姑孰十詠》,後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誌,後毀於“文化大革命”之中。 今征建的“十詠亭”,飛檐翹角,古樸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鐫刻著李白《姑孰十詠十詠亭左側為太白祠。前後兩進,素白粉墻,灰黑瓦頂。祠 內青磚鋪地,飛檐聳脊,雕梁畫棟,寬敞明亮。正庭門楣上懸林散之手書“太白祠”橫匾。廳內迎面聳立一尊高2.47米、重約3噸的漢白玉李白塑像。塑像側身而立,左手按劍,右手後雙眸含慧,胡須飄拂,氣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綠色微版畫,以李白在當塗遊蹤為寫意,版畫上方為書法家舒同所題“李白高蹤”匾額。廳堂下中上方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詩無敵”三字匾。兩側壁上鑲嵌著6塊石碑:1塊雕刻李白全身畫像,栩栩如生;1塊刻有李白《臨路歌》;另3塊重刻唐代李華、劉全白、裴敬撰寫的碑文,最為珍貴的1塊為幸存的宋碑。該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權太平州事、節制軍馬孟點根據唐範傳正所撰之碑文“重書刻石,立於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寬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書,字徑六份,額題“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歷史,為李白墓祠現存較早的歷史文物。
- 遊玩景點李白墓園
-
現在李白墓園占地90余畝,分前區、中區、後區三部分。前區主要景點:全青石牌坊、甬道及兩旁十二幅反映李白生平壁畫,太白碑林、眺青閣、青蓮湖等景點;中區是太白祠,內有李白漢白玉塑像及宋碑一塊;後區主要景點有攬勝亭、太白林、青蓮書院、十詠亭、盆景園等。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現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築風格,“宋碑”則詳細記載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詩歌成就,“太白碑林”鑲嵌著著名書法家書寫的李白各個時期經典詩碑106方。 走進李白墓園,春看杜鵑、夏賞青蓮、秋聞金桂、冬品臘梅,亭台樓閣、竹林流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詩魂背枕的青林山,林壑優美、鳥道紆曲、百鳥鳴啁,由南遠眺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由北遙望若朝天雙闕,直入雲霄.為紀念詩仙,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旅遊事業,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自1989年起,每年農歷重陽節,馬鞍山舉辦國際吟詩節。每年都吸引著大批國內外遊客來馬鞍山旅遊觀光。馬鞍山中國國際吟詩節已成為安徽省五大旅遊節慶活動之一。
李白墓園溫馨提示
|
[Hopetrip聲明]發表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參考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