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位天河南省鶴壁浚縣城東,故又稱東山。因其大伾山有中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稱於世。該石佛始建於北魏,依山開鑿,總高八丈,藏於七丈高的樓內,素有“八丈佛爺七丈樓”之稱,為世界佛屋景觀之唯一。古時,黃河流於其腳下,每到雨季,常會洪水泛濫,故雕石佛以鎮之。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保文物,屬國家“AAAA”級景區。
至五代後周下詔滅佛,現東麓天寧寺內有五代後周顯德六年( 959 )刻的“準敕不停廢記碑”,為山上現存最早的碑刻,研究後周滅佛的重要資料。道教宮觀現存呂祖洞、壺天道院、禹王廟等。另有大石佛像、唐代《大伾山銘》摩崖題記以及藏經閣、陽明書院、龍洞、豐澤廟等勝跡。
大伾山平地拔起,孤峰淩雲,山勢奇特,氣象睜蝶。山上寺廟洞閣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夾道,曲徑幽回,自古即為“河朔勝景”。帝王將相、文人學士、登山攬勝者代不乏人。大伾山與浮丘山東西對峙,相去1裏有余,衛河環城傍繞,“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輝映”構成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