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好意頭
台灣地區民間有句食諺:“七月半鴨,八月半芋。”意思是中秋節期間的芋頭最好吃。台灣地區人們對芋頭感情很深,擬人化地把芋頭分為芋母、芋子、芋孫。節日期間,幾乎家家戶戶購買芋頭,做芋餅、煮芋飯、蒸芋果 、烹芋湯、搗芋泥、炸芋棗……簡直可以拼成洋洋大觀的芋頭全席。中秋夜拜月娘自然也少不了“八月半芋”,人們視芋為“余”,隱喻年年有余,並借此作為豐收的好兆頭。台灣地區高山族雅美人對芋頭更是崇拜至極,視芋為“魚”。中秋節期間倘有新船下水,必須要把自家種的芋頭搬上新船壓艙,剪彩儀式後的翌日再把芋頭從船倉裏搬出來分贈親友近鄰。台灣地區的民謠中也有不少唱到芋頭,其中膾炙人口的《天烏烏要下雨》唱道:“天烏烏,要下雨,阿公扛鋤頭去掘芋……”
台灣中秋節習俗 博餅添雅趣
博餅,是台灣地區中秋節傳統的節俗遊戲。相傳,是35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後來這一遊戲傳入台灣地區。博餅由級別、大小不一的63塊月餅組成,模仿古代科舉制的四級考試,設狀元餅1個、探花餅2個、榜眼餅4個、進士餅8個、舉人餅16個、秀才餅32個。博餅時,取6個骰子在大的碗盆中投擲,誰博到規定的點數和顏色就可得到不同級別的月餅。清代乾隆年間布政使錢琦在《竹枝詞》中寫道:“玉宇寒光凈碧空,有人覓醉桂堂東。研朱滴露書元字,奇取呼廬一擲中。”清代《台灣府誌》中記載:“是夜(中秋夜),士子遞為宴飲賞月,制中秋餅,朱書‘元’字,擲四紅奪之,取秋闈奪元之兆。”三百多年來,中秋博餅盛行不疲,為人們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台灣中秋節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