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宴遊子
中秋時令水果中,柚子的“柚”和“佑”、“有”諧音,有“大佑大有”之意,是台灣地區人們最喜歡購買的供月佳果。
中秋時節正是柚子大量上市的旺季,節日裏人們吃多了山珍海味,而吃柚子則可解膩助消化。台灣地區的人們習慣在中秋舉辦剝柚子、吃柚子比賽等活動,以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有的還別出心裁地用柚子雕刻可玩賞、可擺飾的藝術品。另外,旅外遊子中秋回鄉,鄉親們則習慣舉辦“柚子宴”(“遊子宴”的諧音),為他們洗塵接風。柚子宴上點柚燈、擺柚碗、喝柚茶、吃柚糖,真是獨具情趣。
台灣中秋節習俗 土地公拐杖
在台灣地區農村,過中秋時,人們要置辦牲禮、果品祭拜土地公。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是為了祈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除了祭祀土地公,農民還習慣在田間插設“土地公拐杖”,即用竹子夾上土地公,插在所耕種的田間。在眾神明裏,土地公並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神,他反而更親近人間,因此,台灣地區的人們大凡遇到困難,都會找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升官、轉職也要找他幫忙。台灣地區的土地公特別多,故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另外,台灣地區南部森林茂密,中秋之日,那裏的農民們還有祭拜樹王公的習慣。
猜謎慶佳節
中秋節秋高氣爽,台灣地區習慣社戲和猜謎。台灣著名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寫道:“閩南人移居台灣(地區)後,於‘中秋月’家家戶戶除祭月、賞月外,亦有演戲酬神。”其實,台灣地區的中秋謎會比演戲酬神更為盛行,節日期間氣候不冷不熱,尤其適宜在戶外公共場所舉辦燈謎會。中秋節是繼元宵節之後的又一個團圓節,在台灣地區的中秋燈謎會上,有不少謎作是盼團圓、懷故鄉、思親人的,如:“低頭思故鄉”(臺語老歌一)謎底:《月夜愁》;“慈母手中線”(京劇名二)謎底:《打堂》、《縫衣》;“懸明月以自照兮”(台灣著名作家一)謎底:余光中;“何人不起故園情”(中藥名二)謎底:熟地、當歸,等等。另外,台灣地區的燈謎比較通俗,如“無味之泉”(台灣地名一)謎底:淡水;“飲水思源”(台灣地名一)謎底:知本。台灣地區的中秋謎會多在公園、廣場、寺廟舉行,猜謎形式與臺胞重點祖居地閩南的擊鼓懸猜相仿。可見兩岸習相似,謎相通。
台灣中秋節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