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頂劇院,稍微講一下,崗頂劇院原名伯多祿五世劇院(伯多祿五世是葡萄牙的國王),在1860年由土生葡人集資興建,馬奇士設計,會有這名稱就是要紀念葡萄牙的國王囉!它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華人又稱做馬蛟戲院或崗頂波樓。當時只建成主體部分,直到1873年加建及新古典主義的入口立面和柱廊,後來因為白蟻蛀蝕關閉了近20年,在1993年內部重修後又開放,2001年又重修,但就不對外開放,除了有音樂會時會開放。
這是崗頂劇院內部喔!咦~不是說不開放嗎?是的,是不開放,但......我偷偷爬進來咩,好啦~說正經的,就在我拍崗頂劇院外觀時,管理員看到我就開門,同我們招招手說可以入內參觀,所以就沖啦!一樓的座位,雖說開放參觀,但座位這邊也只能站門口拍,不然我應該會進去坐坐看假裝當貴婦。 這邊就是二樓的座位啦!一樣只能站門口拍,所以只拍了這角度,管理員先生人真的很好,不僅叫我們進去參觀,當我們離開時還拿澳門簡介、地圖和一張活動表,跟我們說可以參加哪些活動,在旅行中總是受到很多人幫助,管理員先生謝謝你。 參觀完崗頂劇院才往回走到了何東圖書館,因為剛剛一堆人都擠在這啦!旁邊的聖若瑟修院,是世界文化遺產,不過不對外開放參觀。而開放的聖堂入口處要從三巴仔橫街進去,我沒註意到所以就錯過了,18世紀時聖若瑟修院專門培訓將分發往中國及中南半島的傳教士(聖保祿學院培訓的是往日本的),這也是為什麽澳門會有"東方梵諦岡"地位的原因之一,修院建於1728年,由耶穌會會士創辦,而聖若瑟修院聖堂在1758年建成,因外貌與聖保祿教堂相近,又稱三巴仔,規模小建成時間也較晚,所以被叫做小三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