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台南有回溯赤嵌樓的歷史,荷人所建的普羅平易近遮城,今朝僅剩城堡年夜門和文昌閣旁的炮座遺址可供憑吊。清朝重建,包括文昌閣、海神廟、五子祠、蓬壺書院、年夜士殿五棟建物。 當今的赤嵌樓周長為45丈3尺,高3丈6尺,共分三層,欄桿騰空,軒豁四達;外部則擺設文史材料及相幹文物,除歷年修護景遇及建物變遷相幹圖文外,原為蓬壺書院一部分的文昌閣,還奉祀著一尊魁星爺,聽說這尊原供書院師生參拜以求金榜題名的魁星爺極其靈驗,每屆考季,神案上便排滿了各色準考證、先生證,乞求神靈護佑。 文昌閣庭前立有一斷足石馬,由洲仔尾(永康市鹽行村)移來,原為林爽文事項中,陣亡的清廷官員鄭其仁墓道之石刻;由文昌閣通往海神廟之間,有一半圓形石砌古井,為荷蘭人建城時所鑿,是以稱為“紅毛井”,幽幽古井深弗成測,訴說一段奧秘傳奇,聽說此井可直通安平古堡,昔時鄭成功入城圍攻時,荷蘭人便利用此密道逃往安平。 在諸多文物事跡中,最非凡者莫過於城樓下9座赑屃碑,此為清乾隆旌功禦碑,碑文是褒旌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宜,相傳赑屃為龍的九子之一,善馱重物,外型似龜,多用以馱負碑礎,遂有“龜碑”之稱。 >>>年夜南門<<< 台灣府城現僅殘余年夜東門、年夜南門及小西門,而個中僅小西門仍保存昔時原貌。年夜南門位於南線路,乃昔日台灣府城8座城門遺址之一,列屬三級事跡。 年夜南門為昔日府城南區之樊籬,周邊有孔廟、海東書院等文教行動措施,城外等於蕭疏的魁斗山,情勢險峻,加上其為通往鳳山的要道。另外,門洞內嵌有一方道光年間所立“示禁碑”,乃嚴禁衛護官兵騷擾過往公眾,為時期留下見證。外城門額書“年夜南門”,城垣采弧形修建,好像一彎弦月,又稱“半月城”;內城門額書“寧南門”,城樓為歇山重詹情勢,由此可俯瞰台南街景。 南門碑林位於年夜南門西南側,共搜集61座清朝古碑碣,內容包括記過、捐題、修建、修建圖、墓碑及禁令通告等6年夜類;每座碑碣皆立有申明牌,藉此可一窺昔日社會梗概與政教決定計劃,是史跡考核重要的左證。 >>>府城隍廟<<< 府城隍廟建於明永歷23年(1669年),為台灣首坐城隍廟,名列二級事跡,因城隍爺掌理陽間事宜,其空間設置設備擺設與文物擺設,差異於普通寺院。 城隍原意為城墻、護城河,後演變成城池的守護神,專司陽間司法事宜,各地城隍猶如地方行政首長,按其轄區局限、位階,各有分歧的封號與設置設備擺設。 府城隍廟為三進雙護龍的修建,款式狹長陰暗、神像威武猙獰、座前案桌、桎梏刑具、警世威赫的匾額楹聯、斗年夜的算盤,處處顯現陰森詭譎的氣氛;而三川門內高懸“爾來了”一匾,用字淺易卻寓意深遠,讓人望而生畏。年夜門入內依序是三川門、拜殿、正殿和後殿;旁邊兩廂則辟為辦公室及文物擺設室。正殿主祀威靈公,陪祀文武判官、七爺、八爺和24司,是協助城隍爺辦案的神祗與幕僚,24司中以職掌學業、功名的“學政司”、“考功司”,噴香火最壯盛。 平易近間堅信,人逝世後靈魂要先到城隍廟報到,接收初審,憑證其生前善惡功過,決意上天堂或下天堂,是以對城隍爺甚為畏敬;由於城隍爺對轄區庶平易近行止瞭若指掌,遇有親人行跡不明,常常到此求簽問蔔。 每年陰歷5月11日城隍爺誕辰,城隍爺按例於誕辰前夜行轄境,看望平易近情,是年度最熱烈的廟會。 >>>珊瑚潭<<< 烏山頭水庫位於六甲鄉與官田鄉接壤處,由空中俯瞰,只見水域彎曲曲折委曲、狀似珊瑚,故有“珊瑚潭”之稱。珊湖潭由30多條主流會合而成,蓄水面積1300公頃,潭廣水深,潭中浮著100多座小島、半島、方圓圍繞的山林面積更達4700公頃,風景幽靜娟秀。 水庫工程從1920年開工,行使曾文溪、官田溪之水,在中遊烏山頭處築水壩,用時10年才落成。烏山頭水庫好像嘉南平原的地母,不只改良了15萬余公頃看天田的命運,也帶動了台南縣的不雅觀光事業。現在的烏山頭水庫,與曾文水庫相通串連,借由水力落差發電,配合供應台南區域平易近生與工業用水。 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的旅遊精華集中在西岸的年夜壩區,由出口票亭前取右道,經三角埤公園、噴香榭年夜道可抵。年夜壩區周邊景點包含天壇、溢洪道、吊橋、中正公園、旅客幹事中央、烤肉區、兒童遊樂區等,個中仿北京天壇外型而建的小天壇,早已經是水庫的代表性地標。 橫跨在溢洪道上的白色吊橋,為不雅鑒賞泄洪的最好據點;循著湖畔路途前行,兩旁林蔭稠密,中正公園內遍植松柏,登上公園最高處瞰風頂,幽氳的水潭盡入視野。公園旁就是長長的年夜壩石堤,為了望水庫風景的至高點,也是旅客最寵愛的信步賞景的地方,傍晚時分,夕照漫空,更添壯闊的氣勢。 >>>七股風景<<< 台南縣七股鄉是一個質樸的小漁村,因位於曾文溪口鹹海水匯流處,包含雄厚多元的自然資本:廣達1600余公頃的瀉湖,為台灣最完全的海岸濕地,鹽田、養蚵人家、防風林、紅樹林、野生鳥類、黑面琵鷺、老聚落、豐腴的海產……,交織成一片撼人心弦的濱海風景。 由頂頭額、網仔寮、青山港三個沙洲阻隔外海圍困而成的七股瀉湖,當地人稱之為“內海仔”,具有防洪、珍愛海岸的功用,同時也是一處自然的漁場,遍及著蚵棚與定置魚網。退潮時,湖面顯現一排排蚵棚竹枝,漁平易近們乘著膠筏在內海作業,構成當地奇特的水優勢光。 瀉湖的水域與年夜海互通訊息,互為消長,卻無澎湃波濤,水面戰爭而悠遠。循著水域航向堤岸沙洲,又是另外一番風采:當西南季風吹來時,升沉有致的沙丘出現美麗的新月形線條;沙洲上的角眼沙蟹與招潮蟹,數目單一且活潑;而兩側年夜片的木麻黃防風林,則是白鷺鷥最愛的棲息地。傍晚時分,成群白鷺鷥尋食歸巢;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珍稀鳥類——黑面琵鷺由朝鮮半島遠渡重洋前來過冬,總在島內外掀起一陣賞鳥高潮。 自古以來,七股鄉的歷史與文明都與濕地離開不了關系,對七股鄉平易近而言。濕地與瀉湖也是他們世代賴以維生的漁場。希冀讓更多人親身體驗瀉湖生態之美,配合眷註這片名貴的土地。 鹽田在台南縣沿海本離開處可見,但在工業開辟的吞噬下,現在僅剩七股保存得較完全,縱橫阡陌的鹽田連向天際,四擊一片空曠幽靜,偶有幾只飛鳥落拓劃過,如皚皚白雪般的結晶鹽,堆得像山一樣高,已成為七股的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