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儒宗主辦單元擔任人引見展覽內容 “海嶠儒宗——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文物特展”宣揚海報 【澳門日報往事】為紀念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澳門平易近署轄下藝博館明起至10月31日舉行“海嶠儒宗——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文物特展”,展出利瑪竇來華前後、逾一百八十件套離別來自意年夜利、邊疆、台灣及澳門等三十多個機構的藝術珍品及歷史文物,出現其在中西文明交換史上的不朽傳奇。
展覽開幕儀式明日舉行,位於年夜三巴牌樓聖保祿學院遺址的“利瑪竇銅像”同日開幕。 西學東漸重要人物
是次展覽由藝博館與意年夜利馬爾凱年夜區、意年夜利駐噴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遼寧省博物館、澳基會、澳門利氏學社、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等機構協作。昨日下午四時,有關擔任人李偉農、巴魯克、張力、鍾怡、萬德化、吳國豪、菲利普·米尼尼及陳浩星於藝博館二樓舉行記者接待會引見概略。
李偉農泄漏顯示,利瑪竇是中西文明交換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十六世紀末,把文藝中興前期西方文明的先進知識、手藝帶到中國,亦把很多中國典譯帶到歐洲,促進了“西學東漸”及“東學西漸”。其精深的說話、深厚的學養及超卓的人格魅力,為器械方構起相互認識的橋樑。
京滬南京前後展出
陳浩星稱,獲澳門利氏學社穿針引線,藝博館於客歲六月前往利瑪竇田園馬切拉塔洽商紀念展覽,促進與意年夜利馬爾凱年夜區協作,並聯同邊疆、台灣及澳門三地一同展出利瑪竇時期及其來華前後相幹的文明藝術珍品。
展覽已前後於北京、上海、南京展出,澳門為是次巡迴展的最後一站,將特殊加展利瑪竇的繪畫及地圖、早期天主教在澳門的相幹文物,和利瑪竇友人的書法作品,出現利氏在華時期的歷史配景和文明氣氛。
“海嶠儒宗”將透過“燦爛的時期”、“中國傳教行腳”、“利瑪竇友人書跡”及“早期天主教在澳門”的宗教繪畫、古教堂畫作及器物等四部分,出現利瑪竇的曩昔。展品種類多樣,包含文藝中興大師繪畫真跡、古地圖、十六世紀歐洲古典工藝、西方早期迷信儀器、歐洲古典書本、利瑪竇的外文及中文著作等,且不乏首次於澳門亮相的世界級珍寶,包含十七世紀由澳門畫家遊文輝創作的、當今中國存世最早的一幅油畫《利瑪竇像》、本次巡迴展中在澳門站特殊加展的利瑪竇的《兩儀玄覽圖》(世界地圖),和全球著名的文藝中興畫家拉斐爾及提噴香等大師的油畫作品。
利瑪竇像同日開幕
“海嶠儒宗——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文物特展”展品包含義年夜利馬爾凱年夜區供應的105件、遼寧省博物館借出的3件套、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的23件套,和澳門區52件,總計183件;開幕式明日下午三時在藝博館一樓舉行。同日上午十時,平易近署將聯同文明局、澳門耶穌會在年夜三巴牌樓聖保祿學院遺址舉行“利瑪竇銅像開幕式”。
展覽於藝博館二樓、三樓專題展覽館展出,展期至10月31日。開放時候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下午六時半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周日及公眾假期收費開放。另外,主辦方將舉行系列慶賀活動(見附表),詳請可瀏覽藝博館網頁(www.artmuseum.gov.mo),或致電8791·9814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