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 月16日,陳寅恪在海上航行三日三夜,至珠江虎門鄰近再進黃埔港,在嶺南大學(現中山大學)北門船埠上岸,昂首看見的是大紅花和榕樹。南邊獨有的兩蒔花木,至今仍然飛揚地守護著中山大學,守護著陳寅恪住過的這幢房子。
因為戰亂,早年的陳寅恪@!word!@顛沛流浪@!word!@。1938年還避禍來過香港,在羅便臣道,福佬村道,太子道和山林道住過。豐年在香港大學暫代汗青課四門。他人生的最後二十年受聘中山大學。那兒情況清幽,應當是一個幻想的歸宿。惋惜右眼視網膜脫落,令他的生存有點麻煩。房子門前的白色巷子就是為了便利他而銳意掃上的。十三歲便赴日留學的陳寅恪,極早便浮現學術能力。日本之後再到德國柏林讀說話文學。瑞士和法都城有他的肄業萍蹤。通曉多國語文不在話下,兼且博文強記。晚年徹底失明後,他要靠助手協助記載教案及治學心得,文章出自何經何典,都憑他記憶口述。
舊居內有一個書架,放滿其他學者研討陳寅恪的著作。一個學者必定有過人的進獻,才值得這麽多後人研討。陳寅恪的治學強項是汗青,強調要在汗青中追求汗青的教訓,所謂「在汗青中求識」。是以他會開課講述歷代興亡的原因,中國與邊境民族的關系,歷代典章軌制的嬗變等等。學術界稱陳寅恪為「傳授中的傳授」,江湖位置,可見一斑。
講課之余,陳寅恪還一直著述。不僅著眼大汗青,素來不入史冊的人物,他也有興致研討。洋洋灑灑一書四冊的《柳如是別傳》,恰是在中大舊居寫就。據他三位女兒在《也同歡快也同愁》的回想,她們的父親「工作歸來,仍會伏案至深夜」。陳寅恪為什麽要長時光伏案?因為他保持「即使每年開統一課程,內容必需更新」。陳寅恪孜孜不倦,畢生追尋學問。理想中他的舊居應當處處是藏書,事實否則。讓常識分子特殊惆悵的文化大革命,他閱歷了,被掃出門,迫遷至西南區的平房。1969年10月病逝。人的命運尚且如斯,書本的去留,誰又有力氣來保護?
舊居內的文字介紹並不詳盡。也許是官方還未對陳寅恪做出準確評價。多年前舊居還不開放,眾人只能在窗前探看。房子建於上世紀初,紅磚綠瓦,兩層高,門窗特多,先後皆有走廊,光猛通爽,放眼是樹木。棲身的前提還算可以。起碼有一個很大的書房。
近年舊居開放讓"大眾,"參觀,室內沒留下什麽,最有人氣是一張破舊的藤椅,是否真是陳家遺物還得存疑。幾張他和太太及助手的合照,在近年出書的書本中也經常湧現。比擬有趣的是二樓走廊堆放了十多張有小桌面的椅子,陳寅恪晚年就在這裏上課。
本年三月,門前的草坪上豎立了一個銅像,似乎是舊居最值得一看的展品。銅像以陳寅恪一張1959年的照片為原型,神色很舒坦。把銅像安置在草坪,中山大學說明是陳寅恪生前常坐在此;置放在室外也讓陳寅恪得以和大天然融為一體。
舊居所以悅目,是因為從房子的家居擺設,我們看到曾經在房子裏生存的人的愛好和咀嚼。從愛好,又可再推演他的思惟。陳寅恪舊居其實太儉樸了,仿彿他的世界跟物資完整沒有關系。可能就是因為什麽都沒有,能力輕松上路,攀越常識階梯。陳寅恪以為本身應當可寫一部蒙古史,只是人生苦短。精力境界極高的陳寅恪,到底有世俗的一面,他女兒說父親最愛好吃西餐,偶而會相約姪兒陳封懷到沙面吃西餐。
探訪完舊居,或許,我們都可以去沙面走一趟,想象在途中趕上陳寅恪。
陳寅恪舊居
地點:新港西路中山大學東北區309號
開放時光:逢禮拜一至五(13: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