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龍潭村舉辦了遊龍、龍舟飯等傳統“會景”運動,傳統龍舟宴擺了近200席。CFP供圖 |
海珠區龍潭村舉辦了遊龍、龍舟飯等傳統“會景”運動,傳統龍舟宴擺了近200席。CFP供圖 |
海珠區龍潭村舉辦了遊龍、龍舟飯等傳統“會景”運動,傳統龍舟宴擺了近200席。CFP供圖 |
“蒲月五·龍船鼓”民間藝術節昨在荔枝灣上演重頭戲
昨日是陰歷蒲月初五端午節,在荔灣區荔枝灣景點舉辦的第四屆老廣州民間藝術節“蒲月五·龍船鼓”運動已進入到第三天,也是本次運動最具“看頭”的一天。水上祈福典禮、水上龍舟飯等重頭戲連番上演,全方位讓旅客體驗到“式”、“香”、“味”俱全的傳統文化大餐。
文/記者曾衛康 通信員鄭斌、 何少明
鼓樂簫聲中
水上祈福祭屈原
昨天上午9時45分,水上祈福典禮正式在荔枝灣舉辦。水上舞台上,十多位身穿玄端的祭奠者們,在編鐘《楚商》悠揚恢弘的鼓樂簫聲之中,按古禮古儀完成迎屈子、奠帛、初獻、亞獻、終獻、焚祝和投獻送屈子的步調。
擔負敬拜屈原演禮和吟誦屈原《橘頌》詩歌的是暨南大學漢文學院的外國留學生,他們來自老撾、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很多同窗表現,經由過程加入祭屈原,學到了許多經典的中國傳統文化,也經由過程進修中國傳統文化尋找到了本身的根,異常有意義。
女子龍舟隊
誰說女子不如男
“扒扒扒,扒扒扒,龍船扒得快,本年好世界。龍船扒出海,乘風破浪好光榮。”上午10時20分,祭屈原典禮停止,粽子拋入水中,舞台上鼓聲響起,群獅舞動,水上來自廣佛兩地的18條龍舟正式起航巡遊。
水上吆喝聲此起彼伏,除了粗獷彪悍的壯漢,兩支來自泮塘和白雲石井橫滘的女子龍舟隊成為本次巡遊的最大亮點。泮塘女子龍舟隊隊員平均年紀在45歲以下,個個識水性;白雲石井橫滘女子龍舟隊更是加入過多次比賽,具備專業競技程度。
水上龍舟飯
疍家風味盤菜情勢
到了正午和晚飯時段,荔枝灣景點還支配了水上龍舟飯,並現場設點向旅客展現龍舟飯制造全進程,吸引了不少旅客圍觀,紛紜拿出電話攝影發微信。
傳統龍舟飯一般是在陸地上吃,村民及親戚同夥圍在一路,熱熱烈鬧。本年,荔枝灣景點推出“水上龍舟飯”,將傳統龍舟飯從陸上搬到遊船長進行。不少旅客帶著一家巨細看完祭奠典禮、龍舟巡遊,再登上遊船品鑒傳統龍舟飯,水上波光粼粼,厚味的龍舟飯在荔枝灣美景陪襯下更顯得色香味俱全。
記者看到,水上龍舟飯選用傳統疍家菜式,采取盤菜情勢。資料包含白切雞1只、基圍蝦半斤、碌鵝、冬菇等,味道鮮美,口感超贊。
廣東
汕頭:萬人爭看賽龍舟
本報訊 昨日,汕頭市澄海區上華鎮下陳村舉行範圍隆重的龍舟賽,歡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與此同時,還舉行了攝影競賽,旨在聚焦民風文化和澄海人文風情,以奇特的視角反應龍舟賽中國民介入的文化氣氛。
當天,下陳村一共有18條龍舟加入競賽,選手們個個奮力搶先,揮槳劃水,排場壯觀,吸引了成千上萬名市民和旅客前去旁觀。來自汕頭、澄海等地的攝影競賽介入者則不懼驕陽暴曬,舉起“蛇矛短炮”拍得不亦樂乎。
湛江:38蛟龍海上賽舟
本報訊 昨天是端午節,湛江迎來一年一度的龍舟嘉會——第八屆湛江海上龍舟賽,來自湛江本土的38支男女龍舟隊加入了比賽。
下晝2時多,龍舟決賽開端。海上蛟龍賽舟,岸邊吶喊聲聲。飛濺的浪花,飄動的龍旗,飛奔的龍舟,組成了一幅鄉情濃濃的龍舟賽舟風氣畫。經由劇烈比賽,吳川市黃坡低垌代表隊、湛江師範學院女子龍舟隊分離摘得須眉組、女子組桂冠。
(記者陳正新、關家玉、溫利、陳臣 通信員陳耀賢、吳智恒、林石湛、葉嘉、呂磊)
舌尖上的端午 之龍舟飯
龍舟賽事後,祠堂張燈結彩,炮仗迎門旺場,廚房鍋鏟翻飛,等待著扒仔凱旋。這就是廣州端午時代龍舟飯的盛景,它是村民氣中除春節外最主要的一頓飯。民間相傳“吃過龍舟飯,一年都邑風調雨順,五谷豐收”。龍舟飯傳統的做法是,先從村民中遴選多名業余烹飪高手做師傅,到各家各戶借來炊具、碗碟,就可以炒大鍋菜了。大魚大肉是必定的,雞鴨魚一應俱全,名稱也以祥瑞喜慶的為主,如隆運燒味、腰果錦上丁等等。
廣東人的端午 之扒龍船
“扒龍船”是珠三角的一項傳統民間體育運動,由來已久。清初著邏輯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一書中,對珠三角每年端午節時代的賽龍奪錦以及賽後的喜慶排場皆有描寫:“歲五六月間斗龍船。”主辦者給全勝者贈“與狀元標,簪花掛紅”。中山大學博導葉春生說,廣州地域的龍船賽舟已有千年汗青,衍生出很多富有處所特點的風氣,如“犒標”、“食龍舟飯”、“洗龍舟水”等,成為一種奇特的龍船文化,包括著村與村之間、宗族之間交換情感的主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