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韓禎 陳鏇 練習生 胡夢嫦 散步塱頭古村 體驗詩韻書香 花都,號稱“廣州後花圃”,以優秀的生態情況著稱,天然也是少不了美景、美食。 個中,“紅棉古樹青雲橋,冷巷深處人家繞。書室櫛比入塘影,漁樵耕讀一夢遙”中說的這個古意粵韻之地,恰是處於花都區炭步鎮西南面的塱頭村,曾榮獲“廣東省古村”稱號,那邊古建築保存完全,祠堂、書室、古廟、古巷、古炮樓……青石板街上充斥了濃烈的民風風情與深摯的文化底蘊,時刻撞擊著都會人那一顆顆煩躁的心。 紅棉古樹青雲橋 塱頭古村,距今已有647年汗青,全村孕育出較多的功名人物,共有15個進士、10個舉人和15個秀才,是名符其實的“進士村”,這裏至今仍保存10座門樓、18條古巷、近200座保留完全的明清年月青磚建築,較有代表性的有黃氏祖祠、谷詒公書室、友蘭公祠、漁隱公祠、留耕公祠等。古典的建築,古樸的民俗,塱頭村靜謐而安詳,散步經由陽光斜照下的書院祠堂,仿佛模糊能體驗到六百年前朗朗的念書聲。 到塱頭村,除了欣賞特點古樸的建築,還有兩個景區必定要看,即“紅棉古樹”和“青雲橋”。在塱頭村東社“百歲牌樓”旁,有一棵偉大的古木棉,閱歷了600多年風雨仍然欣欣茂發,歲歲開花,現今已成為塱頭村的標記。距離古木棉不遠的青雲橋,建於1507年。據介紹,以前這裏水清這樣,村民常在橋下蕩舟、泅水,小時刻紅線女還在這裏唱過粵劇。 18街巷名都是“禮” 塱頭村一共有18條街巷,每條街巷的名字都相當有文化味,被稱為18禮,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十八種禮節,像仁壽裏、三余裏、積墨巷等。塱頭村分塱東、塱中和塱西三個社。各房的宗祠、書院、書室以黃氏祖祠為中點器械一字形排開,後面全體都是民宅。如許做便利了北面棲身的族人,可以經由過程巷道達到南面加入祭祖和念書等運動。 塱頭村最大的特色就是書院多,有20多間,可以稱得上是書香之地。村裏幾十間公祠書院首尾相接,最惹人註目標是那一排排鑊耳墻,這在古代是有功名的人家才可以建築的,到處可見精巧的鐫刻和壁畫。這些祠堂內還有很多造型真切、線條幽美的石雕、木雕、磚雕及灰塑,祠內墻上繪有以古代生存內容為主題的壁畫。 祠堂傍邊最著名氣的要數友蘭公祠,祠中建有一座十分罕有的接旨亭。而在友蘭公祠的門匾上方,有一幅壁畫,畫中有四棵白菜。別小看了這四棵白菜,個中的立意卻異常深入:先祖們以為即使粗茶淡飯也要供孩子念書。果真,這家人“七子五錄取,父子兩鄉賢”,為此皇帝恩賜兩道楹聯,帶動全村勤學成風。 弗成錯過的塱頭古景 1.青雲橋 早年,炭步有句美談傳播,“茶塘廟,塱頭橋”說的就是塱頭村始建於明朝的青雲橋。青雲橋是塱頭村明朝時任雲南左參政的黃皞被誣告,放歸桑梓之年獨自出資扶植的。閱歷了幾百年之後,橋上由黃皞親筆書寫的“青雲”二字,筆跡仍在。 2.泰平承平人瑞牌樓 十二世祖南海縣令黃禎在30歲時染病身亡,而他的夫人才24歲,她活到103歲逝世,79年間始終未再嫁。“泰平承平人瑞牌樓”是乾隆皇帝下旨立碑紀念這位夫人的。 3.接旨亭 “到塱頭,必定要去看接旨亭。”村裏白叟都這麽介紹。塱頭村的友蘭公祠庭院中建有一座“接旨亭”。相傳友蘭之父黃皞、友蘭之弟黃學裘為迎接聖旨而建,故名“接旨亭”。 聯遊 寶桑園摘桑果,靈活遊戲免費玩 適逢四蒲月是花都寶桑園桑果節,旅客來到這裏可以免費感受多種驚喜。800畝桑果掛滿枝頭,來園顧客均可以隨意率性現摘現吃。在活力盎然的桑田裏,旅客還可以免費感受園區最新引進的遊樂項目,包含湖中遊船、華南第一倒置屋、激光碰碰車、鬼屋探險等。 此外,寶桑園獨有的蠶寶寶感受館甚受小同夥愛好。感受館展現有七彩的蠶繭,奇特名貴,可增加小同夥見識。據介紹,今朝景點一邊完美基本舉措措施建造,一邊積極引進系列刺激的靈活項目,並采取一票通的辦事,以求給旅客更優質的遊玩感受。今朝已運行的遊樂項目中,以5D片子為最,應用座椅特效和情況特效,以仿真的場景及實景音效,讓觀眾從聽覺、視覺、嗅覺、觸覺體驗前所未有的刺激。 (毛靜) 怎麽去? 自駕車可走機場高速(太成出口)—迎賓大道—紅棉大道—風神大道(炭步偏向);或走增槎路—廣高傲速(新華出口)—風神大道(炭步偏向),下炭步大橋直走,看見指導牌直走約8分鐘即到塱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