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張建林 通信員 從宣 羅銳林) 舊時,竹制器具在生存中到處可見,如用來盛物的竹籮、竹籃,養殖用的竹籠,掃除用的竹掃帚等。在從化城郊街清爽市場旁,如今仍有一個竹器墟,10多個售賣竹成品的攤點,每月逢4、9日開墟。攤主根本是本地的熟手在行藝人。因經濟效益低和工作辛勞等原因,年青人並不肯意進修傳統手藝,隆盛一時的竹器制造正逐漸成為斜陽行業。 竹成品制造有講究 竹器墟的老藝人雄叔,從18歲起便開端追隨父親進修制造竹器,至今已30多年。記者采訪時,雄叔正和老婆蘭姨在制造竹椅,只見他鋸好竹筒、破開成片,再破開竹片兩端,蘭姨則負責組裝框架。制造竹器多年,兩人動作十分麻利默契。 “要做好一張竹椅並不輕易。”據蘭姨介紹,一張竹椅的制造有十多個工序,包含烤炙竹片使之曲折成必定外形等。固然夫妻倆的手藝已經爐火純青,但每人天天只能制造出四五張竹椅。除竹椅外,兩人還會制造竹籠、竹床和竹梯等,竹床和竹梯須要訂制,竹籠可用於養雞、鴨、兔子等,巨細和疏密也可訂制。 效益不高,後繼無人 蘭姨表現,竹制家具十分壯實耐用,用上十幾年不成問題,並且特殊涼爽,合適南邊炎天,而因為不消上漆,竹制家具還不含有毒物資。但因為經濟效益不高,年青人並不肯學這門手藝。蘭姨坦言,“一張竹椅的售價只在30~35元,但購置的人照樣越來越少了。”記者在蘭姨家中看到,幾十張竹椅堆放在家,她無奈地表現,“都是滯銷留下的。” 記者懂得到,從化城郊街春風村村民有著上百年汗青的編籮、編籃手藝,在上世紀六七十年月,春風村還曾辦過集體竹器廠。現在,從事這門手藝的人已所剩無幾。 |